[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8175.2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瑞章;赵建辉;时会永;邓萍;毛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9/02;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主销 倾角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包括安装板、上球销和下球销,所述上球销和下球销分别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和下部一侧,且上球销和下球销安装在安装板的同一侧;所述安装板在上球销和下球销之间的一侧安装有测量机构。测量时通过倾角仪可以实时的进行数据传播显示,测量的数据更加多样化,更加精确。比四轮定位测量主销后倾角的方法更加高效,节省调整的时间。四轮定位需要多次转动车轮,且转动前需要对车轮进行调节,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倾角仪使用中安装方便,且安装时调节快速,测量的结果更加精确高效,节省测量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属于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就是主销后倾角,其作用是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促使转弯后的前轮自动回正,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经过严密计算得出的适应汽车行驶的角度。
主销后倾角常用四轮定位方法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用四轮定位方法测量主销后倾角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现有汽车主机厂在汽车下线调整四轮定位过程中,主销后倾角的测量一般采用前轮打转向2次的方法通过电脑计算得出主销后倾角数值,在调整主销后倾角过程中数据无法实时显示,只能在调整后再次打转向测量,增加了调整工时及工作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不能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实时查看测量的角度,测量中的局限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不能与现有快速高效生产的理念相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汽车主机厂在汽车下线调整四轮定位过程中,主销后倾角的测量一般采用前轮打转向2次的方法通过电脑计算得出主销后倾角数值,在调整主销后倾角过程中数据无法实时显示,只能在调整后再次打转向测量,增加了调整工时及工作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不能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实时查看测量的角度,测量中的局限性较大,工作效率低,不能与现有快速高效生产的理念相适应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包括安装板、上球销和下球销,所述上球销和下球销分别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和下部一侧,且上球销和下球销安装在安装板的同一侧;所述安装板在上球销和下球销之间的一侧安装有测量机构。
所述测量机构包含有把手和倾角仪,所述倾角仪安装在把手的下方;所述把手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竖板,竖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定位螺栓,第二定位螺栓的顶部通过轴承座与竖板的转动连接,第二定位螺栓的上部贯穿把手并通过螺纹与把手连接;两个竖板底部相对立的一端均水平连接有横板,两个横板的内部均贯穿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与横板螺纹连接。
所述把手的底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铁板,且把手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贯穿把手和第一磁铁板。
所述上球销和下球销内部中端沿高度方向均设置有销孔,上下两个销孔之间的竖直中心线为虚拟转向轴线,倾角仪的测量面朝向虚拟转向轴线,且测量面与虚拟转向轴线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倾角仪的一侧连接有线束,线束与倾角仪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角仪的外部边缘均连接有边缘板,边缘板与倾角仪的上下两端面均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倾角仪两侧的边缘板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孔,边缘板通过第二螺孔垂直连接有第一定位螺栓,第一定位螺栓的底部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顶部中端向下竖直设置有第一螺孔,轴承座安装在第一螺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倾角仪的上部靠近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以及安装板在把手的一侧均安装有水平仪,水平仪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磁铁板,第二磁铁板的宽度大于水平仪的宽度,且第二磁铁板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瑞悦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