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扣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8148.5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7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白洁;赵卫;姜雪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胶 心电模块 连接针 探针 主机模块 监测仪 金属环 连接口 壳体 通孔 防水性能 监测设备 扣合结构 日常活动 组装方便 插装 内壁 防水 佩戴 沐浴 体内 容纳 制作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防水扣合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和组装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满足患者佩戴监测设备时进行沐浴等日常活动;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监测仪主机模块、心电模块,所述监测仪主机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有PCB板及与其连接的探针,所述心电模块包括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与所述探针相连接,所述心电模块还包括软胶扣,所述软胶扣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针插装于所述通孔内,在位于所述探针处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软胶扣的连接口,在所述连接口的内壁面上设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胶扣的外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防水扣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心电监测技术的发展,穿戴式心电监测仪出现而被使用,而穿戴式心电监测仪在使用时需配合一次性心电电极,然后通过一次性心电电极的粘附性贴合在人体表面,若要患者在佩戴时进行沐浴,一次性心电电极在与穿戴式心电监测仪配合使用时,就需要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但是目前,一次性心电电极与穿戴式心电监测仪扣合使用时大多没有防水性能,就算部分产品具有防水性,其防水结构也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防水扣合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和组装方便,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满足患者佩戴监测设备时进行沐浴等日常活动。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监测仪主机模块、心电模块,所述监测仪主机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有PCB板及与其连接的探针,所述心电模块包括连接针,所述连接针与所述探针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模块还包括软胶扣,所述软胶扣上开有通孔,所述连接针插装于所述通孔内,在位于所述探针处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软胶扣的连接口,在所述连接口的内壁面上设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胶扣的外径。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心电模块包括软基片电路板,所述软基片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均贴装有医用基衬,所述连接针连接于所述软基片电路板上,且穿过上表面所述医用基衬与所述探针相连接,下表面所述医用基衬上置有导电凝胶;
上表面所述医用基衬上设有软胶垫,所述软胶扣与所述软胶垫一体成型,所述软胶扣的外壁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金属环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口的内径;
所述通孔的内径呈上宽下窄设置,所述连接针呈工字型,所述连接针插装至所述通孔的内腔交接处;
所述探针呈十字型,所述探针连接于所述PCB板底部,所述探针的底端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连接口处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环状结构,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探针的两端通过双面胶黏贴于所述支撑件上;
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金属环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和组装方便,成本较低,监测仪主机模块与心电模块连接后,可通过金属环与软胶扣配合形成密闭空间,能够有效阻碍水分接触连接针与探针而导致扰乱信号,防水性能比较好,满足了患者佩戴监测设备时进行沐浴等日常活动,则心电模块通过连接针传导人体电信号给探针,探针将信号传送至PCB板上,实现心电监测,具有较好的经济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立体图;
图4是监测仪主机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心电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心电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8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监测系统
- 下一篇:房颤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