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马达和用于制造直流马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7778.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贝恩德·赖内克尔;米夏埃尔·安特斯;于尔根·布雷特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立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2 | 分类号: | H02K3/52;H02K3/28;H02K15/085;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韩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马达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直流马达(1),所述直流马达具有永磁的以能绕马达纵轴线(19)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内转子(2)、被缠绕的具有突伸的向内指向的极(4)的定子芯(3)以及绝缘材料体(7),所述极沿圆周方向与返回环(5)是一体式的并且通过定子槽(6)彼此分离,所述绝缘材料体对所述定子槽(6)加衬并且具备构造有轴线平行的凸起(9)的返回环覆盖部(8),所述返回环覆盖部覆盖所述返回环(5)的轴向的端侧,其中,绕组线材(10)分别围绕极(4)卷绕并且径向在外绕过两个凸起(9)引导至空间上相邻的极,其中,每个极均配属有凸起(9),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的极(4)之间以及在两个相邻的凸起(9)之间绕组线材(10)径向在由所述凸起(9)的外轮廓限定的圆圈(11)之内延伸并在那里进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相比于绕过所述凸起(9)引导的线材区段,在两个相邻的极(4)之间以及在两个相邻的凸起(9)之间绕组线材(10)在径向上以至少一个线材直径径向更靠内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同一绕组线材(10)的在两个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径向向内和径向向外引导的区段贴靠在两个相邻的凸起(9)的朝向彼此的侧面(12)或径向沟槽(25)上,或者相距各自的侧面(12)或径向沟槽(25)仅具有最大为一个绕组线材直径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环覆盖部(8)在所述凸起(9)之间具有在轴向方向上敞开的留空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9) 与所述留空部(21)之间构造有用于所述绕组线材(10)的轴向的撑托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撑托面中存在有轴向沟槽(24)并且/或者在所述凸起(9)中存在有径向沟槽(25),用以容纳线材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分别地,同一绕组线材(10)的线材引入区段(81)放置在构造在一个凸起(9)与一个留空部(21)之间的第一撑托面上,而后续的线材引出区段(82)放置在构造在该留空部(21)与另一凸起(9)之间的第二撑托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的极(4)之间绕组线材(10)的接触区段(20)与汇流排(14)的接触凸起(1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13)钩状地构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13)部分布置在留空部(21)的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的极(4)之间绕组线材(10)的接触区段(20)通过焊接连接进行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体(7)不具有使所述绕组线材(10)在其上径向向内绕引的线材变向器件。
13.用于制造直流马达(1)的方法,所述直流马达具有永磁的以能绕马达纵轴线(19)转动的方式受支承的内转子(2)、被缠绕的具有突伸的向内指向的极(4)的定子芯(3)以及绝缘材料体(7),所述极沿圆周方向与返回环(5)是一体式的并且通过定子槽(6)彼此分离,所述绝缘材料体对所述定子槽(6)加衬并且具备构造有轴线平行的凸起(9)的返回环覆盖部(8),所述返回环覆盖部覆盖所述返回环(5)的轴向的端侧,其中,绕组线材(10)分别围绕极(4)卷绕并且径向在外绕过两个凸起(9)引导至空间上相邻的极,其中,每个极均配属有凸起(9),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方法步骤:a)提供设有绝缘材料体(7)的定子芯(3)和针式绕线机;b)将所述定子芯放入所述针式绕线机中;c)将绕组线材挡靠在定子上的或者工具载体上的固定的挡靠点上;d)将所述绕组线材(10)从所述挡靠点起在所述绝 缘材料体(7)的两个凸起(9)之间径向向内引导;e)围绕极(4)卷绕线圈;f)在两个凸起之间径向向外引导所述绕组线材(10);g)将所述绕组线材(10)径向在所述返回环之外引导绕过相对工具固定的变向器件;h)重复步骤d至g,直到定子被缠绕好,并且将所述绕组线材挡靠在定子上的或工具载体上的固定的挡靠点上;i)将所述相对工具固定的变向器件拉回;j)将径向在外延伸的绕组线材区段径向向内变形,直至到达所述返回环之内的区域中;k)将接触单元的接触区段放置在露出的线材区段上;l)将所述接触区段与所述线材区段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立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标立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77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