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6557.1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郭朝;唐航;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11751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佳妹;贾满意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框架 底盘框架 调试 安装支架 测试台架 底盘底板 支撑竖梁 传动轴 支撑杆 后桥 整车 吊装 驾驶室电器 新能源汽车 安装定位 安装固定 车身支撑 垂直固定 电池部件 电气部件 框架底盘 生产效率 安装架 安装位 电池盒 顶框 装配 零部件 检测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包括车身框架和底盘框架,车身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底盘框架的安装位;车身框架包括框架底盘、用于安装固定驾驶室电器零部件的前安装架、车身支撑杆和顶框;底盘框架包括底盘底板、与底盘底板垂直固定的支撑竖梁、固定在支撑竖梁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后桥的后桥支撑杆、用于吊装传动轴的传动轴支撑杆和用于放置电池部件的电池盒。本发明使调试人员先将电气部件放到测试台架检测后再装配到整车上,能大大减少后续整车调试出现的问题,方便了汽车的调试,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的生产与制造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会涉及到多个零部件,各个零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需要调试以保证车辆整体性能的优良。可以说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装调的过程,人们常说“车辆三分在于装,七分在于调”。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车辆的调试占了更大的比重,高低压线束和电气部件本身问题以及电气部件之间不匹配的问题都会导致车辆严重故障,而试制车辆,相关线束和电气部件又大多为样件,没有经过批量化生产后的检测和检验,所以出现问题可能性非常大,原因也非常复杂和繁多。传统调试人员等整车装配完成后再去调试的方法,由于操作空间小和拆装不方便,车辆调试工作往往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使调试人员先将电气部件放到测试台架检测后再装配到整车上,能大大减少后续整车调试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包括车身框架和底盘框架,所述车身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所述底盘框架的安装位;
所述车身框架包括框架底盘、用于安装固定驾驶室电器零部件的前安装架、车身支撑杆和顶框;所述车身支撑杆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车身支撑杆垂直固定在所述框架底盘上,所述车身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顶框;所述前安装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框架底盘的第一端,且所述前安装架与所述车身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前安装板;
所述底盘框架包括底盘底板、与所述底盘底板垂直固定的支撑竖梁、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梁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吊装后桥的后桥支撑杆、用于吊装传动轴的传动轴支撑杆和用于放置电池部件的电池盒。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纵梁平行设置的第二纵梁、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
所述传动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电池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盒体边沿,所述电池盒的两端通过各自对应的盒体边沿分别搭接在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上。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竖梁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竖梁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的四个边角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盘框架和所述车身框架的底部均安装有若干万向轮。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框架底盘包括第一底盘纵梁、与所述第一底盘纵梁平行设置的第二底盘纵梁、第一底盘横梁和第二底盘横梁,所述第一底盘纵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底盘纵梁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底盘纵梁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底盘横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盘横梁的中间位置和所述第二底盘横梁的中间位置。
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测试台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盘框架上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6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