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油层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4347.9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雷国瑞;杨春文;王飞龙;温伟;马辉;贾光亮;程豪华;郑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李宁 |
地址: | 1007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电阻率 校正 方法 油层 识别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油层的识别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包括:1)获取目的层段的气测全烃数据,计算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电阻率数据;2)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得到对应深度处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其中,0<系数A<1;3)利用所得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对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1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该方法把全烃含油特征校正到电阻率曲线上,突出了隐蔽性低阻油层的电阻率值,可实现低阻油层的快速准确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油层的识别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勘探难度的加大,寻找隐蔽性非常规油气藏已成为老油田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中之重,而低电阻率油藏是其中重要的目标之一。低电阻率油层是指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相比相近或低于水层的一类油层。当油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的电阻率比值接近或小于1时,通常称为“绝对低电阻率油层”;当油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的电阻率比值大于1小于2时,通常称为“相对低电阻率油层”,以上两种类型的油层统称为低电阻率油层。
测井电阻率是电阻率测井获得的岩石电阻率,是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的重要参数,可定性和定量评价储层含油性,具有深度准确、分辨率高、信息连续的特点。利用测井电阻率评价储层含油性主要是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再利用含水饱和度确定储层含油性。由于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复杂多样,仅依靠测井资料评价低阻油层存在难度,尤其是在高、低电阻率油层共存的油田,受高阻油层的影响和干扰,进一步加大了储层含油性评价的难度,使低电阻率油层的隐蔽性更强,若按照常规电阻率测井解释,低电阻油层极易误解释为水层,从而造成油层漏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利用校正后的测井电阻率能够准确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层的识别方法,对低电阻率油层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的层段的气测全烃数据,计算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
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电阻率数据;
2)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得到对应深度处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其中,0<系数A<1;
3)利用所得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对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1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本发明的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在不影响电阻率曲线整体分辨率和曲线形态的前提下,把全烃含油特征校正到电阻率曲线上,提高了含油层段的电阻率特征值,尤其是突出了隐蔽性低电阻率油层的电阻率特征值,并能够保证水层的电阻率基本不变或仅略有增加,可以解决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电阻率特征不明显、气测全烃只能定性评价含油性、无法快速准确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难题。
优选的,0<系数A≤0.6。进一步优选的,0<系数A≤0.3。
系数A为M与N的比值;其中,M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电阻率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比值的最小值;N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气测全烃增大倍数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全烃增大倍数的最小值。以M和N的比值作为A的取值,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校正后的测井电阻率识别油层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