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油层的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74347.9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雷国瑞;杨春文;王飞龙;温伟;马辉;贾光亮;程豪华;郑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李宁 |
| 地址: | 1007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电阻率 校正 方法 油层 识别 | ||
1.一种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的层段的气测全烃数据,计算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
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电阻率数据;
2)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得到对应深度处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其中,0<系数A<1;
3)利用所得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对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1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系数A为M与N的比值;其中,M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电阻率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比值的最小值;N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气测全烃增大倍数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全烃增大倍数的最小值;
全烃增大倍数为气测全烃值与全烃基值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0<系数A≤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0<系数A≤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井电阻率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前,先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1-目的层段对应深度的泥质含量)以对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进行校正。
5.一种油层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的层段的气测全烃数据,计算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
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电阻率数据;
2)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得到对应深度处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其中,0<系数A<1;
3)利用所得的电阻率校正系数对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电阻率校正系数进行校正;电阻率校正系数≤1的,相应深度处的测井电阻率以1作为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4)利用目的层段校正过的测井电阻率数据,计算目的层段的含水饱和度,进而识别目的层段中的油层;
系数A为M与N的比值;其中,M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电阻率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比值的最小值;N为目的层段所处地区以气测全烃增大倍数解释储层时,储层被解释为油层时全烃增大倍数的最小值;
全烃增大倍数为气测全烃值与全烃基值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层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0<系数A≤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层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0<系数A≤0.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层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系数A前,先将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1-目的层段对应深度的泥质含量)以对目的层段的全烃增大倍数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3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