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消化提取物及其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3972.1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付颖翱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颖翱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14;C05G3/0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消化 提取物 及其 处理 动物 生鲜 废弃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微生物发酵的复合消化提取物及其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动物生鲜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消化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胃消化蛋白酶2~5份,胰蛋白酶15~18份、肠液提取物2~3份、菠萝酶27.5~33份,酸木瓜酶35~41份,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10~12份;大肠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3~4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动物生鲜废弃物破碎后,与水混合,升温至90~105℃保持10~30min;离心去除所述熟化料液中的油脂,将所述除油料液与所述复合消化提取物混合反应,然后灭酶、过滤,收集滤渣和滤液。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实现动物生鲜废弃物的迅速、无害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生鲜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消化提取物及其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全国各地都在积极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初步看都是简单的4类垃圾或6类垃圾分类法,以便后续垃圾处理和循环使用。但是我国垃圾分类回收领域目前才刚刚起步,很多地方还存在分类后由于处理不了又重新混合填埋的;主要的问题是在精细分类后端的回收和处理上。
对于动物生鲜废弃物这个领域,现阶段并没有太好的处理技术,或者随厨余垃圾一起处理,或者混合填埋。实际上这样并不能最佳的处理这类垃圾,如果和厨余垃圾一同处理发酵,会导致大量液体和腐败物质发生,使得发酵进程难以控制,杂菌影响很大,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果采用混合填埋,就像处理生物危害物类似的方式,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填埋后的土地会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丁酸、丙酸等有害物质,长时间不能使用。
动物生鲜废弃物这类垃圾的量非常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类垃圾:一条鱼重量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量都是生鲜废弃物(鱼肠下水),鸡的最大四分之一的重量是不可使用的生鲜废弃物(鸡肠下水),更有由于销售不及时导致的轻微腐坏的死鱼死虾、过期肉类等生鲜废弃物;除此之外,还有屠宰厂不接收的运输中死畜死禽,病死家畜家禽(猪、牛、羊、鸡、鸭、鹅等),还有海关罚没的僵尸肉(冻品猪肉、牛肉)、过期冻品(冷冻猪肉、冷冻牛肉、冷冻鸡肉、冷冻海鲜等);还有城市中意外或病、老死的猫、狗等宠物遗骸等都属于肉类生鲜废弃物。以深圳为例,据深圳市2家垃圾分类转运公司不完全统计,深圳龙岗区每天,各个超市和菜市场所产生的动物生鲜废弃物就超过20吨;根据天津市城市管理局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每天可能产生超过2000吨动物生鲜废弃物(包括天津市的水产加工和屠宰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这是一个庞大的垃圾类别。
然而,动物生鲜废弃物这类垃圾的处理成本和环境代价也相对较高;目前尚没有一种高效无公害的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微生物发酵的,复合消化提取物及其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利用所述复合消化提取物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可以迅速的将动物生鲜废弃物分解为无害的蛋白质溶液和少量固体渣料,所述蛋白质溶液和固体渣料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无害零排放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消化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胃消化蛋白酶2~5份,胰蛋白酶15~18份、肠液提取物2~3份、菠萝酶27.5~33份,酸木瓜酶35~41份,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10~12份;大肠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3~4份。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为枯草芽孢杆菌45~50h培养液的胞外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大肠杆菌培养液胞外提取物为大肠杆菌24~40h培养液的胞外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肠液提取物猪肠道肠液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所述的复合消化提取物处理动物生鲜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颖翱,未经付颖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