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73475.1 | 申请日: | 2019-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程校;毛季;顾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羊淑梅 |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喷水 推进 装置 液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属于喷水推进技术领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单元、倒航单元和负载敏感泵,转向单元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转向油缸,转向油缸为双杆液压缸,倒航单元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和倒航油缸,倒航油缸为双杆液压缸,本发明中通过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及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对液压油进行控制,可对船舶实现正倒车和转向功能,同时通过梭阀与负载敏感泵,可以自动调节该液压控制系统中油压和流量,实现自动过载保护和节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水推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喷水推进装置是船舶推进器的一种,其通过喷射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驱动船舶航行。为了实现船舶的前进和后退,通常会在喷水推进装置的喷水口处设置有一个倒车斗,通过控制倒车斗做出动作,来使得水流朝前喷射或者朝后喷射,进而实现船舶的前进和后退。而为了实现船舶的转向,通常会在喷水推进装置的喷水口处设置转向罩,通过控制转向罩左右摆动,来使得水流朝左喷射或者朝右喷射,进而实现船舶的左转和右转。
现有的喷水推进装置大多安装在小型船舶上,采用软杆或钢丝绳直接机械驱动倒车斗和转向罩动作,进而改变船舶的航向和转向。
然而,对于现代化的中大型船舶,驱动倒车斗和转向罩所需要的力矩较大,上述机械驱动方式很难做到对倒车斗和转向罩的及时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对船舶喷水推进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转向单元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转向油缸、第一梭阀,所述转向油缸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压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油箱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油口连通;
所述倒航单元包括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倒航油缸、第二梭阀,所述倒航油缸为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压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梭阀的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倒航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和所述第二梭阀的第二进油口连通;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梭阀,所述第三梭阀的出油口与所述负载敏感泵的控制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梭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梭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梭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梭阀的出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第一双向平衡阀组,所述第一双向平衡阀组包括第一平衡阀及第二平衡阀,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平衡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三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平衡阀的第二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常闭截止阀,所述常闭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常闭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转向油缸的第二腔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