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抓绳式主动横渡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73237.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江传龙;秦轩;王宝;冯磊;梁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7/00 | 分类号: | B61B7/00;B61B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抓绳式 主动 横渡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抓绳式主动横渡装置及使用方法,设置由旋转机构驱动、绕自身长轴旋转的驱动杆,在所述驱动杆上分别设置第一滚轮机构、滚筒和第二滚轮机构,其中,所述滚筒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跟随驱动杆自转。所述主动横渡装置通过设置在滚轮机构上端的固定滚轮、挂于绳索上,并且绳索螺旋缠绕于所述滚筒上。在使用时,只要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杆自转,带动所述滚筒旋转,通过静摩擦力驱动所述绳索移动,就可以实现所述主动横渡装置沿所述绳索的横渡移动。本发明的主动横渡装置,通过设置滚筒,将绳索螺旋缠绕滚筒至少一圈,增加了绳索与主动横渡装置的静摩擦力,不容易发生悬吊横渡移动中滑落或掉落的事故,保证了横渡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援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抓绳式主动横渡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峡谷、河道、高层建筑物、抗洪抢险等大跨度大空间灾害事故救援中,救援官兵可能无法直接到达遇险人员所在地,此时通常是采用横渡救援的方式开展救援,主要包括快速架桥救援的方式和绳索横渡的方式。在峡谷或河道救援中,也可以快速架桥救援,其疏散能力强,但架设操作复杂、耗时长、装备成本巨大、且不适合激流水域。通常快速架桥救援的方式仅适用于在,比如流水较缓的水域、以及极少数的重特大洪涝灾害或事故现场,当需要救援疏散的人群数量较大时,快速搭建救生通道。
而更多时候,采用绳索横渡的方式,虽然每次运输量较小,但结构简单、要求低,故架设速度很快。绳索横渡,首先要架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横渡绳索,构成绳索通道,例如通过人工背负绳索,徒手攀爬到对岸并架设绳索通道,或由抛投机构发射或弹射带爪或锚的绳索,抓住对岸的某个结构后,再收紧并架设所述绳索通道。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不大。所述绳索通道架设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横渡救援操作,救援人员借助于所述绳索通道,跨过障碍,如峡谷、河道、建筑物等,移动至对岸,通常为沿着绳索滑动至对岸。
在国内外的救援实战中,就出现过横渡救援人员因为体力不支,而无法完成救援任务甚至落水溺水的案例。故人们开发出相应地横渡装置,以节约救援人员的体力。例如中国专利CN104875750A,就公开了一种消防遥控大绳横渡装置,所述横渡装置为一心形结构,通过上侧面上的两个滑轮咬合绳索,并在电机驱动下,沿绳索移动。
可见,横渡装置与绳索的之间的咬合就很重要,咬合不牢,就可能发生救援人员掉落的事故;但咬合太紧,又会导致横渡装置与绳索的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增加了滑动的难度,消耗了滑动需要的能量,还降低了滑动的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抓绳式主动横渡装置及使用方法,以帮助救援人员节省体力,完成救援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螺旋抓绳式主动横渡装置,其中,包括由旋转机构驱动、绕自身长轴旋转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沿长度方向分开设置两个滚轮机构:第一滚轮机构和第二滚轮机构,每个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固定件,通过滚轮轴承固定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滚轮固定件的上端,设置有旋转面平行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固定滚轮;两个所述滚轮机构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滚筒,所述滚筒为圆柱形,固定套合于所述驱动杆上。
优选地,所述滚筒设置至少两个,两个所述滚筒之间,还设置至少一个导向轮机构,所述导向轮机构包括圆盘状的导向轮固定件,通过导向轮固定轴承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圆盘面上包括一个沿半径方向开设的缺口,绳索穿过所述缺口后,绕于相邻的所述滚筒上。
更优选地,所述导向轮固定件的圆盘面上,还开设有沿周向排列的一组第一导向轮窗,导向轮的旋转轴沿所在的半径方向嵌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窗中,所述导向轮的旋转面凸出所述圆盘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轮窗沿相同的半径高度、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向轮固定件上。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导向轮固定件通过导向轮连接件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3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换乘岛的车站进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索道观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