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882.3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崔晓岚;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身份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周期内各用户与基站信息相关的轨迹数据;按预设步长对所述轨迹数据进行切片生成轨迹片段数据集;将轨迹片段数据集中时空特征相同的轨迹片段进行汇聚,得到时域轨迹片段的集合;基于所述集合中的时域轨迹片段及该时域轨迹片段对应的权重生成各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所述移动轨迹指纹数据中包括:用户在基站间切换的异常跳变对应的数据;将各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入库形成历史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库;基于待识别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与历史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库,确定该待识别用户的身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运营商的现网中存在多个虚拟身份对应同一个物理身份的情形,目前对用户身份的识别有两大类:一类为利用移动用户的通信信息构造呼叫指纹进行身份识别,这种方式随着即时APP的发展,用户采用传统的呼叫和短信进行通信的频率越来越多,对用户身份不容易快速识别,且存在不能识别的场景,对用户身份的识别准确率较低;另一类为利用移动用户的位置轨迹进行身份识别,基站切换时因信号的强度变化常常会出现异常跳变点,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且位置轨迹信息缺乏时间特性,丢失了重要的移动特征,降低了匹配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预设周期内各用户与基站信息相关的轨迹数据;
按预设步长对所述轨迹数据进行切片生成轨迹片段数据集;
将轨迹片段数据集中时空特征相同的轨迹片段进行汇聚,得到时域轨迹片段的集合;
基于所述集合中的时域轨迹片段及该时域轨迹片段对应的权重生成各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所述移动轨迹指纹数据中包括:用户在基站间切换的异常跳变对应的数据;
将各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入库形成历史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库;
基于待识别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与历史移动轨迹指纹数据库,确定该待识别用户的身份。
其中,所述确定预设周期内各用户与基站信息相关的轨迹数据,包括:
基于各用户的基站位置更新信令数据以及该用户的上网数据形成各用户的轨迹数据序列;所述轨迹数据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包括基站标号以及切换到该基站的时间。
其中,所述轨迹片段数据集中的每个轨迹片段数据包括:
轨迹片段、用户切换到该轨迹片段的时间,以及在该轨迹片段的驻留时间。
其中,所述将轨迹片段数据集中时空特征相同的轨迹片段进行汇聚,包括:
将轨迹片段数据集中轨迹片段相同、且用户切换到相应轨迹片段的时间差值在预设时间内的轨迹片段数据进行汇聚,得到该用户的时域轨迹片段的集合;
每个时域轨迹片段包括:由用户切换到该轨迹片段的时间和轨迹片段组成的复合键、该轨迹片段的重复次数,以及在该轨迹片段驻留的累计时长。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集合中的时域轨迹片段及该时域轨迹片段对应的权重生成各用户的移动轨迹指纹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剔除所述集合中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时域轨迹片段。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轨迹片段的重复次数以及用户在该轨迹片段驻留的累计时长,确定所述时域轨迹片段对应的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机车线缆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通信终端和信息查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