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粒体靶向传输CO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7255.8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前军;孟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1;A61K33/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袁燕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粒体 靶向 传输 co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通过三级靶向给药和二级CO控释实现对肿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所述的三级靶向包括有:所述的纳米药物通过EPR效应在肿瘤组织内蓄积的第一级靶向、通过对肿瘤细胞内的蛋白靶向识别进行特异性结合实现药物进一步传输的第二级靶向和纳米药物释放的CO前药进入细胞线粒体内并在线粒体内蓄积的第三级靶向;
所述的二级CO控释包括有:通过正电性CO前药与酸性环境的质子交换来实现酸响应性CO前药控释的第一级控释和CO前药在线粒体内ROS的作用下响应性控释CO的第二级控释;所述的第二级控释通过提高所述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所处环境的活性氧簇的浓度实现;
所述的纳米药物包括有带负电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装载在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具有线粒体靶向的CO前药、包裹在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外表面的透明质酸靶向分子;
所述的CO前药由CO施体和线粒体靶向分子键合而成;
所述CO施体为羰基铁, 所述线粒体靶向分子为三苯基膦;
所述的CO前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使用带羧基的线粒体靶向基团TPP-COOH和2-氨基乙硫醇作为反应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将巯基连接在具有线粒体靶向性能的TPP分子的端链上,得到TPP-SH,通过巯基和FeCO之间的配位替换反应,将TPP-SH与FeCO中的核进行配位,合成CO前药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靶向是通过透明质酸靶向分子对过渡表达的蛋白的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实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控释中的酸性环境通过在药物释放区域提供微酸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实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靶向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线粒体靶向的CO前药;
2).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3).将CO前药装载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
4).在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透明质酸靶向分子,以得到所述纳米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2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