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场探针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6326.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莹;王麟;赵巍胜;欧阳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11689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卿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励磁线圈 台面 导磁结构 光学模块 电学 探针 物镜 磁极 台面支撑装置 测试需求 传统探针 磁场探针 磁极固定 磁极距离 方式设置 供电单元 转动切换 可调的 内磁极 台结构 探针座 样品台 磁铁 磁光 显微镜 配置 垂直 测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磁场探针台,包括:台面、至少一对探针座、至少一对电学探针、至少一对面内磁极、导磁结构、励磁线圈、励磁线圈供电单元及台面支撑装置;相对于传统探针台结构,本发明导磁结构与励磁线圈放置于台面下方,不会对电学探针和光学模块的配置造成干扰;并且节省了空间,能够允许配置台面下方的样品台、垂直磁铁;当物镜转动切换时,不会因为励磁线圈体积过大而使得光学模块中的物镜碰到线圈;本发明提出的磁极固定方式设置为相对磁极距离可调的模式,根据测试需求,设置磁极间距,适应不同的测试需要,本发明还可以与磁光克尔显微镜配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场探针台。
背景技术:
能够集成磁场、电学和光学模块的测量系统对于电子器件的测试具有重要用途。但是,由于磁场发生模块(包括电磁铁)、电学模块(包括直流/高频交流探针等)、光 学探测模块(包括物镜等)均需要占据空间而不兼容,给系统集成带来极大难度。为了 达到较高磁场,一般需要使用铁磁物质作为磁极或磁靴,磁极或者磁靴需要距离样品较 近。同时,为了使系统能够兼容光学测试需要,需要在探针台上方距离样品较近的地方 有足够空间,以便容纳物镜等光学元件;为了进行电学测试,通常需要配置多个探针, 且探针需要与磁场发生装置及光学模块兼容。尤其是,当使用高放大倍率的物镜进行成 像测量时,需要样品与物镜距离很近(即,样品必须位于物镜成像的焦点上),这为磁 场发生装置、电学测试装置与光学模块的兼容配置带来挑战。
当前的各种探针台很难实现多维度磁场,直流/交流探针和高倍显微成像的集成。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磁铁探针台,在集成了多维度磁铁和多功能测 试探针的基础上,可兼容高倍成像显微镜,能够解决以上难题。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磁场探针台结构,能够集成多维度磁场、电学测试模块。探针台能够兼容高倍物镜成像模块。
一种磁场探针台,包括:台面、至少一对探针座、至少一对电学探针、至少一对面内磁极、导磁结构、励磁线圈、励磁线圈供电单元及台面支撑装置;
所述台面为环形结构,面内磁极固定在台面下环形结构的内侧,探针座固定在台面 的上表面,电学探针安装在探针座上,导磁结构固定在台面的下表面,励磁线圈缠绕在导磁结构表面,励磁线圈供电单元为励磁线圈供电,台面支撑装置将台面固定在实验台上。
所述环形结构为封闭式环形结构或者开口式环形结构。
所述面内磁极具有磁极固定装置,每个面内磁极均通过其对应的固定装置被固定到 台面下环形结构的内侧,通过调节磁极固定装置能够调节磁极之间的距离。
所述探针座带有空间位移调节装置,能够调节三个维度的空间位置。
所述电学探针为直流探针或者微波探针。
所述面内磁极是产生平行于待测试样品表面的磁场的磁极。
在所述面内磁极之间放置待测试样品,且样品下面设置有样品台,待测试样品被放 置在样品台上。
所述待测试样品下方能够设置有垂直磁极。
所述待测试样品上方设置磁光克尔显微镜。
所述台面及探针座材料为无磁材料,所述面内磁极及导磁结构材料为铁磁性或者亚 铁磁性物质。
有益技术效果:
传统常用的铁磁结构是将励磁线圈缠绕于磁极周围,在集磁场、电学与光学测 试与一体的结构中,此种励磁线圈的配置会使得电学探针和光路的配置变得困难, 在空间上容易出现不兼容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未经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6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自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覆冰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