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粒小麦成株抗叶锈病位点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61864.2 申请日: 2019-10-11
公开(公告)号: CN110592260B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兰彩霞;李志康;袁婵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王华英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麦 成株抗 叶锈病 竞争性 等位基因 特异 聚合 链式反应 标记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抗叶锈病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KASP分子标记选自BA00138075,和/或BA00606902;其中,所述BA00138075和所述BA00606902的碱基序列分别如表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KASP分子标记,能增强位点的选择性,提高抗叶锈病育种材料选择的准确性,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硬粒小麦育种的选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粒小麦抗叶锈病相关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硬粒小麦叶锈病是一种分布非常广的流行性真菌病害,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triticina)侵染引起。叶锈病主要侵染小麦的叶片,在被侵染的叶片上会产生不规则的红褐色夏孢子堆。叶锈病普遍发生于全球主要硬粒小麦产区,可以造成15-40%的产量损失。在我国,叶锈病不仅在温暖湿润的西南麦区和长江流域麦区流行,在寒冷干燥的华北麦区和东北麦区也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选育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都可有效的抵制硬粒小麦叶锈病的流行,但后者存在污染环境和成本高的缺点,选育抗病品种则是防治硬粒小麦叶锈病经济环保的措施。国际上正式命名的叶锈病抗性基因大概有80个,其中大部份都是苗期抗性基因,这类抗病性是主效单基因控制,具有小种专化性。正式命名的叶锈病成株抗性基因仅有11个,成株抗性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具有广谱抗性。由于苗期抗病基因的抗病性容易丧失,在小麦生产上存在非常大的隐患。因此挖掘具有广谱抗性的成株抗性基因,培育具有持久抗病品种是防控叶锈病的关键。

基因推导法、常规杂交法、染色体定位法和分子标记法为硬粒小麦抗性遗传的主要方法,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为分子标记法(RAPD、RFLP、SSR、RGAP、SNP、DArT、STS和EST)。由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具有高通量、多态性高,遗传稳定性强和自动化筛选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型鉴定。SNP的检测通常采用英国LGC公司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KompetitiveAllele Specific PCR,KASP)技术。

硬粒小麦抗病品种Heller#1和Dunkler均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这两个品系在苗期对当地叶锈病主导生理小种均表现为感病,而成株期其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为典型的成株抗性硬粒小麦。感病品种Atred#2也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育。对Heller#1/Atred#2和Dunkler/Atred#2的RILs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在1BL染色体上检测到效应较大的叶锈病成株抗性位点,命名为QLr.hzau-1BL。该位点来源于两个抗病亲本Heller#1和Dunkler。因此,开发出一种硬粒小麦抗叶锈病相关分子标记对提高硬粒小麦育种的选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ASP标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筛选抗叶锈病硬粒小麦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成株抗叶锈病硬粒小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KASP标记,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选自BA00138075,和/或BA00606902;其中,所述BA00138075和所述BA00606902的碱基序列分别如表1所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用于筛选位于硬粒小麦1BL染色体上的抗叶锈病位点QLr.hzau-1B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筛选抗叶锈病硬粒小麦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其中,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标记选自BA00138075,和/或BA00606902;所述BA00138075和所述BA00606902的碱基序列分别如表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