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1225.6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2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刘一雄;燕友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G01B5/14;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行星 部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利用装配工作台装配风电齿轮箱的行星轮与轴承,在零件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应用压紧法使轴承达到设计要求的轴向装配游隙;应用提拉的方法测量行星轮部件的轴承轴向装配游隙;在装配风电齿轮箱的行星轴前,用轴向对中工装保证风电齿轮箱的行星架与行星轮部件的精确对中,而在装配过程中同时加热行星架和行星轮部件及冷冻行星轴,增大热/冷装结合面的间隙;装配后对行星轴进行轴向预紧,保证各结合面的有效贴合;最后,对已装配完毕、还未恢复室温的的行星部件进行重新加热,以消除冷冻后行星轴表面的冷凝水,避免零件生锈。本发明在满足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可达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部件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齿轮箱是风电机组中的核心部件,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快速崛起,齿轮箱需求的不断增加,探讨齿轮箱及其各部件装配工艺的合理性和优化性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装配工艺的合理性是要满足设计要求,保证装配质量;而装配工艺的优化性是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成本。只有保证合理、优化的装配工艺,才能达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平衡,但目前很多装配工艺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导致装配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合理、优化的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在满足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可达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首先,利用装配工作台装配风电齿轮箱的行星轮与轴承,在零件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应用压紧法使轴承达到设计要求的轴向装配游隙;然后,应用提拉的方法测量行星轮部件的轴承轴向装配游隙,验证前道装配工序的正确性;接着,在装配风电齿轮箱的行星轴前,用轴向对中工装保证风电齿轮箱的行星架与行星轮部件的精确对中,而在装配过程中同时加热行星架和行星轮部件及冷冻行星轴,增大热/冷装结合面的间隙,最大限度地避免装配卡滞;装配后对行星轴进行轴向预紧,保证各结合面的有效贴合;最后,对已装配完毕、还未恢复室温的的行星部件进行重新加热,以消除冷冻后行星轴表面的冷凝水,避免零件生锈。
进一步,所述的风电齿轮箱行星部件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孔用卡簧钳将孔用弹性挡圈装入到行星轮内孔的挡圈槽中,用铜棒轻轻敲击孔用弹性挡圈,确保其安装到位,并用塞尺检查挡圈与挡圈槽之间的轴向间隙;
B、将行星轮水平放置在轴承加热器上加热至100-110℃,循环保温2-3次,总加热时间10-20分钟;
C、取行第一星轮轴承,以内孔定位水平放置在装配工作台的下法兰上;
D、将已加热的行星轮的内孔与第一行星轮轴承外圆对中并套入,以孔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
E、在行星轮的内孔中依次装入内圈定距环、外圈定距环和第二行星轮轴承;
F、在第二行星轮轴承上端面安装上法兰,用螺栓和螺母预紧,得到一个装配好的行星轮部件,待行星轮部件恢复至室温,此道工序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行星轮轴承、孔用弹性挡圈、外圈定距环与第二行星轮轴承在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各装配结合面紧密贴合,保证轴承轴承向游隙的设计值;
G、用相同工艺装配其它行星轮部件;
H、将已装配好的全部行星轮部件放置在装配工作台上;
I、用提拉的方法测量行星轮部件的轴承轴向装配游隙:用百分表的测量头压在行星轮的上端面,将百分表的表盘指针归零,利用行星轮端面上的吊环多点起吊行星轮部件,且要保证起吊的最大拉力值是行星轮部件重量的1.2-1.3倍,记录百分表的最大跳动值;其中,需采用电子测力计显示重量,在起吊前,该电子测力计是加在吊带和吊钩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口报文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隐蔽工程电力线路老化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