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59546.2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柳征;朱大海;叶亚光;李延丰;陈建兵;焦曰里;黄鹤;李彤;谢建新;刘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司机 激活 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由两个相互对称的电路组成,单侧电路为第一司控器、第一互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第一激活继电器群串联在电源的正负两极;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后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第一互锁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与第一互锁继电器A后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路通过第二互锁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与第二互锁继电器B后与电源负极连接。通过上述电路的设置微动开关只对互锁继电器作用,故可以设置较小电压,进而延长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电路中减少了二极管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因为二极管故障导致电路故障,降低电路的故障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电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通过钥匙和司控器的配合实现,通过将司机室激活继电器群打开来控制,同时通过互锁继电器实现另一侧司机室的互锁使得另一侧司机室不能被激活;如图1所示,目前采用的电路是通过司控器与钥匙的配合同时实现司机室激活继电器群以及互锁继电器得电工作,而钥匙是驱动微动开关动作实现,微动开关与司控器串联在电路上其电流相同,这样会导致通过微动开关上的电流较大,降低了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电路采用了4个二极管,二极管越多越容易导致电路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微动开关通过电流以及电路二极管使用的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包括由若干继电器并联组成的第一激活继电器群及第二激活继电器群、分别由两个继电器组成的第一互锁继电器组及第二互锁继电器组、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司控器以及第二司控器,所述的第一互锁继电器组包括第一互锁继电器A与第一互锁继电器B,所述的第二互锁继电器组包括第二互锁继电器A与第二互锁继电器B,所述的第一司控器、第一互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第一激活继电器群串联在电源的正负两极;所述的第二司控器、第二互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第二激活继电器群串联在电源的正负两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第一微动开关后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第一互锁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与第一互锁继电器A后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路通过第二互锁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与第二互锁继电器B后与电源负极连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第二微动开关后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第二互锁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与第二互锁继电器A后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路通过第一互锁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与第一互锁继电器B后与电源负极连接。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互锁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之间设置二极管。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第二微动开关与第一互锁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之间设置二极管。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通过钥匙进行控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的型号为SCHALTBAU S826。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司控器、第二司控器、第一微动开关以及第二微动开关均通过不同的电源进行供电;所述的第一司控器与第二司控器的电压相同,所述的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的电压相同。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互锁继电器A、第一互锁继电器B、第二互锁继电器A与第二互锁继电器B的额定功率为3.5W。
一种上述的有轨电车司机室的激活电路的控制方法,首先,闭合第一微动开关或者第二微动开关使得第一互锁继电器A或者第二互锁继电器A得电,第一互锁继电器A的敞开触点或者第二互锁继电器A的常开触点闭合,从而第一激活继电器群或者第二激活继电器群得电工作;同时,相应的第二互锁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或者第一互锁继电器B的常闭触点打开使得第二互锁继电器A或者第一互锁继电器A失电,对应的第二互锁继电器群或者第一互锁继电器群不能被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