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4850.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1 | 分类号: | H04M3/51;H04M3/523;H04M3/36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服务器 通讯业务 操作流程 服务系统 工作效率 客户模块 人工坐席 坐席 客户管理系统 模块连接 统计管理 系统连接 重复操作 拨号 自动化 智能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方法,解决了外呼方式操作不够简捷、智能,操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使得外呼方式操作简捷、操作流程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市场现有方案中手工拨号、分配坐席的重复操作,大大提升坐席的外呼效率。包括客户模块、通讯服务器、通讯业务系统、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统计管理系统、人工坐席模块,所述客户模块连接通讯服务器,所述通讯服务器和通讯业务系统连接,所述通讯业务系统包括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所述通讯服务器和人工坐席模块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工外呼功能在现有CRM产品中不可或缺,随着该功能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当前市场上人工外呼的使用需要用户每次都手动输入客户手机号码,指定坐席和线路进行外呼,大量重复的手动操作不仅会增加出错的概率,更是严重影响坐席的工作效率。
在如今社会,人员效率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使用系统自动化替代员工手动去处理大量机械化、重复性的工作会大大减少员工的无效时间,增加工作效率,现有人工手动拨号外呼方式操作不够简捷、智能,在操作流程上需要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方法,解决了外呼方式操作不够简捷、智能,操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使得外呼方式操作简捷、操作流程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系统,包括客户模块、通讯服务器、通讯业务系统、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统计管理系统、人工坐席模块,所述客户模块连接通讯服务器,所述通讯服务器和通讯业务系统连接,所述通讯业务系统包括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所述通讯服务器和人工坐席模块连接。
所述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任务建立模块、任务调度器、坐席分配规则模块、线路分配规则模块和信息储存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任务建立模块连接,所述任务建立模块和任务调度器连接。
所述任务调度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坐席信息收集模块、线路信息收集模块、坐席组匹配模块、客户选择模块、呼叫模块、坐席选择模块和反馈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坐席组匹配模块连接,所述坐席组匹配模块和客户选择模块连接,所述客户选择模块和呼叫模块连接,所述呼叫模块和坐席选择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任务调度器和坐席分配规则模块连接,所述任务调度器和线路分配规则模块连接,所述任务调度器和信息储存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坐席信息收集模块连接,所述坐席信息收集模块和线路信息收集模块连接,所述线路信息收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坐席选择模块和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呼叫模块和反馈模块连接,所述反馈模块和客户选择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业务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连接,所述通讯业务系统和统计管理系统连接。
一种自动化人工外呼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当客户模块开启人工外呼任务时,通讯业务系统会通过线路分配规则选取合适的线路向通讯服务器发起呼叫客户手机的SIP请求。
步骤二:通讯服务器将客户模块电话接通状态的信令传输至通讯业务系统,通讯业务系统将信令分配至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
步骤三:人工外呼任务服务系统接收信令后,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客户模块信息,将信息传输至任务建立模块建立通信任务,任务调度器根据信令调取任务。
步骤四: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信令传输指令至坐席信息收集模块采集坐席信息,采集坐席信息采集完成后,将指令传输至线路信息收集模块,开始查看当前可用线路,查看完后将数据反馈至数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