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的嗅觉识别册的香精组合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4626.9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庄伟强;周雯;庄媛;姚方姝;黄健;陈蓉;陈秋林;杨运鸿;沈洁;叶振栋;郑小芳;朱小华;侯玉慧;王蟾蓉;周静枝;钱绒;吴国良;陈炳才;付娜;徐菱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普香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B42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018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于 中国 人群 嗅觉 识别 香精 组合 制备 方法 | ||
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的嗅觉识别册的香精组合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识别册用的香精组合包括以下10种:苹果味、可乐味、葡萄味、柠檬味、红枣味、玫瑰味、孜然味、核桃味、杏仁味、香草味。这些香精的溶剂为辛、癸酸甘油酯、天然精油、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将10种香精作不同的系列组合,可形成包含不同气味类型的识别册,以满足不同的识别需要,具有专属性高、识别便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精香料领域。特别涉及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的嗅觉识别册的香精组合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嗅觉识别能力反应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好。嗅觉系统使得我们可以探测食物和有害成分,嗅觉的丧失会导致生活质量明显的下降。特别对于有些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嗅觉功能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行动力。甚至有些嗅觉识别功能的下降、损伤或丧失是身体健康的一些早期预警,却不被人们认知。然而嗅觉损伤通常在正式检查前并不为个体所自知,这就突出了嗅觉功能识别的必要性。对嗅觉阈限、分辨和识别的测量依赖于不同的认知参与,通常分别对应着低级、中级和高级的嗅觉加工。其中嗅觉识别需要个体对特定气味有所了解,并且很容易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大陆,由于缺少文化特异性的嗅觉识别测验,故嗅觉功能很少有机会被检测和认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识别卡用香精系列,这些香精已经被测验信度和效度,也证实这些香精有着很高的信效度。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嗅觉功能的识别,对一些特定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对其特定嗅觉的识别提供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的嗅觉识别册的香精组合制备方法。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为选择开发出10种适合于中国人群嗅觉的嗅觉识别的香精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特征在于采用10种香精加以组合,包括:苹果香精、可乐香精、葡萄香精、柠檬香精、红枣香精、玫瑰香精、孜然香精、核桃香精、杏仁香精和香草香精。香精组合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香精,分别以香精为囊芯,以氨基塑料树脂为囊壁,香精重量比在10-30%,制得10种气味微胶囊,将各类气味微胶囊分别与油墨混合,微胶囊重量比在5-10%,制成10种含不同气味微胶囊的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含香精微胶囊的油墨分别印至各纸卡,制得10种含有不同气味的纸卡,将这些纸卡组合成册,制成含有不同香气种类组合的嗅觉识别册。
本发明的所述10种香精由以下配方所组成:
苹果香精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乙酸乙酯1-1.5%,正丁醇0.3-0.55%,异戊醇0.05-0.1%,己醛1.5-2.5%,2-甲基丁酸乙酯0.05-0.1%,2-己烯醛0.3-0.65%,正己醇0.1-0.25%,乙酸异戊酯1.2-2.4%,己酸乙酯0.025-0.055%,乙酸己酯0.6-1.2%,异戊酸异戊酯0.7-1.4%,乙酸0.05-0.01%,丁醛0.003-0.005%,正戊醇0.05-0.01%,己酸0.035-0.055%,2-甲基丁酸异戊酯0.01-0.02%,乙酸香叶酯0.01-0.02%,辛,癸酸甘油酯85-95%。
可乐香精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香叶油%0.1-0.2%,甲位松油醇1-2.2%,天然柠檬醛1-2.5%,桂皮油2-6%,甜橙油萜1-5.5%,白柠檬萜烯2.5-7.5%,肉桂醛3-10%,热法甜橙油萜烯10-25%,柠檬油萜烯35-60%。
葡萄香精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丁酸乙酯0.15-0.45%,2-甲基丁酸乙酯0.2-0.55%,叶醇0.15-0.4%,乙酰乙酸乙酯2.5-6.5%,乙基麦芽酚0.4-0.8%,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0.35-0.95%,突厥烯酮0.05-0.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1.5-2.5%,己酸乙酯0.06-0.11%,甲位松油醇0.07-0.15%,辛,癸酸甘油酯82-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普香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未经爱普香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