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4391.3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南;庄建;周文渭;方明学;刘海凤;刘克宇;陈群;宋锐;王增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2 | 分类号: | H01M4/22;H01M4/21;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固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高湿阶段,相对湿度93%~99%,温度50~80℃,时间20~22h;(2)降低相对湿度到70%~80%;(3)负压处理,使极板内部水分逸出到极板表面;(4)降低相对湿度、加大风量使极板脱水固化;(5)极板干燥。本发明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在不改变现有挂片方式下改善循环风的均匀性,通过增加负压处理保证极板内含水率一致,制得的电池容量在线检测一致性、低温放电性能比原有工艺取得明显改善。固化干燥累计时间44~47h,生产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的极板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固化这一工序。
公开号为CN102509777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涂填后的生极板通过快速表面干燥阶段、常温固化阶段和极板干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固化:快速表面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200℃~320℃,时间30s~40s,相对湿度在20%以下;常温固化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50℃~85℃,时间5h~10h,相对湿度在85%~99%;极板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70℃~85℃,时间15h~17h,相对湿度在20%以下。
公开号为CN105428603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负极板的固化工艺,所述固化工艺包括氧化和干燥两个阶段,氧化阶段包括以下步骤:初始步骤:保持温度在50℃,相对相对湿度不小于98%,时间3-5小时;升温降湿步骤:每次升温3-5℃,降低相对相对湿度2%-4%,升温降湿后保持3-5小时,最终升温至60℃;升温降温步骤:先升温,每次升温5-10℃,升温后保持4-8小时,升高至最高温度75℃,接着降温,每次降温3-5℃,降温后保持3-5小时,最低降至65℃,此步骤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5%。
现国内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采用减轻板栅重量、增大固化室有效体积对极板工序降耗提量增效。原固化挂片方式由于两个挂耳受力,板栅减重后强度变差承受不了活性物质重在固化过程中极板变形甚至直接掉落在固化室内,而改为纵向串挂片方式。横向挂片极板层间间隙均匀,固化中循环风均匀;纵向挂片循环风极板间穿透性差,多数从固化室顶部穿过,制得极板稳定差。纵向挂片制得的极板组装的电池经充电检测,容量一致性、低温放电性能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改善电池容量一致性和低温放电性能。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湿阶段,相对湿度93%~99%,温度50~80℃,时间20~22h;
(2)降低相对湿度到70%~80%;
(3)负压处理,使极板内部水分逸出到极板表面;
(4)降低相对湿度、加大风量使极板脱水固化;
(5)极板干燥。
其中,步骤(1)中关闭循环风,由蒸汽和水雾加热加湿来控制相对湿度与温度。
步骤(2)中关闭蒸汽和水雾加湿,控制温度50~65℃,固化相对相对湿度逐渐降低到70%~80%,时间8~12h。步骤(2)中循环风机风量风速设定比例40%~60%;间歇性开关循环风机,开3~5min后关闭10~20min,循环进行。相对于连续循环风的方式,使用变频启停电机控制风量,固化室内通过循环风机的启停、空气对流,在循环风关闭时,湿度趋于一致。
步骤(3)中负压压力-0.03~-0.07Mpa,负压处理时间5~10min。通过短时的负压处理,通过负压使极板内部水分逸出到极板表面,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加大风量使极板快速完成脱水固化,达到同步性,确保极板一致性,降低总的用时。
步骤(4)中相对湿度降低到3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