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源于单增李斯特菌的重组氨基肽酶T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50750.8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程昌勇;宋厚辉;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48 | 分类号: | C12N9/48;C12N15/57;C12N15/10;C12N15/70;C12N15/66;C12R1/19 | 
| 代理公司: | 33212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13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肽酶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氨基酸序列 核苷酸序列 金属离子 李斯特菌 深度水解 蛋白质 蛋白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来源于单增李斯特菌的重组氨基肽酶T及应用。该氨基肽酶T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用于编码前述氨基肽酶T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获得的重组氨基肽酶T(Lmo1603编码的蛋白)具有氨基肽酶活性,并且对部分金属离子具有较强依赖性。基于此特性,本发明获得的重组氨基肽酶T能够用于蛋白质的深度水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单增李斯特菌的重组氨基肽酶T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s,APs)是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种金属蛋白水解酶。氨基肽酶识别多肽N端氨基酸残基,并水解产生游离氨基酸。比如最常见的亮氨酸氨基肽酶,可以水解多肽N端亮氨酸残基,生成游离亮氨酸和多肽。在真核细胞当中氨基肽酶有多种功能。如蛋白的加工、成熟、转化,调控多肽类的水解、基因表达等。氨基肽酶除以上功能外,还存在于转运机制中。例如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中的ABC多肽转运系统(PepTs),转运蛋白Dpp和Opp可介导转运多肽;同时有氨基肽酶PepA参与效应蛋白的转运,可特异性水解效应蛋白,这对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和感染至关重要;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胃液中生存并且致病主要是由于存在抗酸能力,在宿主细胞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丙氨酸(L-alanine)、丝氨酸(L-serine)和其它相关的6种D-氨基酸。与此类似的胞内寄生菌,单增李斯特菌同样需要效应因子,有助于黏附侵蚀和胞内增殖,并需要氨基肽酶协助效应因子的加工及成熟,同时需要氨基肽酶作用便于提供细菌胞内存活的营养来源等,但是这一机制目前尚未证实。
在单增李斯特菌EGD-e基因组中注释氨基肽酶的基因有:lmo1780(pepTM20.003)、lmo2338(pepC C01.086)、lmo1709(map M24A)、lmo1578(M24.008)、lmo1354(M24B)、lmo1711(M29.004)和lmo1603(未知)(http://www.uniprot.org/)。虽然注释为氨基肽酶活性,但是具体功能如何,尚未有研究证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来源于单增李斯特菌的重组氨基肽酶T及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来源于单增李斯特菌的氨基肽酶T,该氨基肽酶T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编码前述氨基肽酶T的基因,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所述氨基肽酶T的基因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获得: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EGD-e NC_003210的lmo160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SEQ ID NO.3、SEQ ID NO.4),然后以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EGD-e NC_003210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基因扩增,获得目的基因。
扩增过程中所用引物如下:
上游引物:GCG
下游引物:CCG
其中,上游引物(SEQ ID NO.3)的下划线部分为Nde 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SEQ IDNO.4)的下划线部分为Xho I酶切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