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毒太子参块根的组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7614.3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8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红;吴杨;胡雪华;刘恒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冈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50230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炳萍 |
| 地址: | 34300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子参 块根 磷酸二氢钾 太子参块根 诱导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脱毒效果 增殖培养 种子繁育 外殖体 蔗糖 茎尖 膨大 脱毒 制种 组培 叶片 激素 伸展 诱导 消毒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种子繁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毒太子参块根的组培方法,包括外殖体的处理与消毒、太子参茎尖的诱导、太子参苗的增殖培养和太子参瓶内块根的培养等步骤。本发明可缩短制种时间和周期,脱毒效果好,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增殖培养基用1/2MS,并且不加激素而附加磷酸二氢钾可使太子参苗叶片更伸展,生长更旺盛,块根诱导培养基用1/2MS附加磷酸二氢钾和高浓度(60g/L)的蔗糖,可使块根更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毒太子参块根的组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对小孩盗汗、食欲不振、老人体虚失眠具有显著功效,与人参相比药性更为平缓,适宜于儿童补虚补气之用,因此,又称作孩儿参或童参。太子参是一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补益类中药材,可作为人参乃至西洋参的代用品,在中医药界和保健品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的需求量呈稳定上升趋势。
太子参的种植集中于贵州、福建、安徽、山东和江苏等地,在生产上主要以块根进行繁殖。由于长期的块根无性繁殖,太子参病毒病发生普遍,病害严重,部分种植区的病毒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是影响太子参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对农户收入及太子参产业发展造成极大障碍。侵染太子参的病毒种类较多,报道的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农艺防治措施收效甚微。
鉴于太子参种植的无性繁殖特性,培育脱毒种苗或种参是克服其带毒生产现状的关键手段,并有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尝试,能够获得太子参的脱毒种苗或种参。目前的太子参脱毒培植方法操作技术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且易发生细菌污染,致使培育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太子参的田间种植密度高,每亩近7万株,用种量较大,急需提高太子参种参的制种速度。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毒太子参块根的组培方法,本发明可缩短制种时间和周期,脱毒效果好,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毒太子参块根的组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外殖体的处理与消毒
将带健壮芽头的太子参放置于1-4℃冷藏环境中冷藏,待太子参的芽头萌发后切取萌发芽头作为外殖体;将萌发芽头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晾干,于超净工作台上依次用酒精浸泡30s、0.1%升汞浸泡7-8min、无菌水冲洗3-5遍后,转入无菌培养皿中的滤纸上,备用;
S2:太子参茎尖的诱导
将经步骤S1处理之后的外植体置于体视镜下,从外植体上剥取大小为0.5mm的太子参茎尖,并将太子参茎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为15-20℃,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周期为10h/d,培养20-25天后太子参茎尖萌发出1-2个太子参不定芽;
S3:太子参苗的增殖培养
将步骤S2中诱导出的太子参不定芽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为15-20℃,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周期为10h/d,待太子参苗长高后将其切成4-5段太子参苗段,再用太子参苗段重复以上转接增殖培养过程;
S4:太子参瓶内块根的培养
将步骤S3中获得的太子参苗转接于块根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15-20℃,培养室内不开组培灯培养50-60天后,太子参的茎节处长出2-3个块根,待块根直径长至0.5cm以上时取出洗净,于1-4℃冷藏处理20-30天后直接种于大田,从大田收获后可作为太子参种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冈山大学,未经井冈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7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