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2987.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时宇;侯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3 | 分类号: | A61K36/73;A61P39/06 |
代理公司: | 14115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抗氧化剂 脂溶性抗氧化剂 提取物 制备技术领域 抗氧化特性 抗氧化性能 制备脂溶性 不溶于水 醇水溶液 反应溶剂 高效利用 个碳原子 技术参数 有机溶剂 脂肪酰氯 酰化反应 络合物 脂溶性 催化剂 制备 破碎 果实 | ||
1.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无腐烂完整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洗净去杂,在搅拌机中破碎,在醇水溶液中提取、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
2)低温下将催化剂与含8-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酰氯溶于反应溶剂形成络合物,然后逐渐加入步骤1)所得的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慢慢升温进行酰化反应,产物加入带冰去离子水水洗、乙酸乙酯萃取、真空浓缩、干燥得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催化剂为三溴化铝、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锌、四氯化锡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催化剂、含8-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酰氯的质量比为1:0.7-1.3:0.6-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溶剂为硝基苯、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的质量与反应溶剂的用量比为1g:10-50m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黑果腺肋花楸与醇水溶液的固液比为1g:5-20mL,所述步骤1)中的醇水溶液为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乙醇或甲醇在醇水溶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40%-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提取温度为40-70℃,提取时间为2h-1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低温温度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酰化反应温度为35-55℃,升温速率为1℃/min,酰化反应时间为5-9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制备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还可用牡丹籽皮或沙棘籽粕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