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2290.4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云;谢静;王培勇;廖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渝中能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J2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26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k1 分子 印迹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分子印迹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虚拟印迹法,将吡啶作为功能单体、EGDMA作为交联剂、甲萘醌作为模板分子,溶于乙醇后与Fe3O4@SiO2超声分散形成分散液,再加入TEOS和氨水,机械搅拌即可制备得到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即Fe3O4@SiO2@MIP。本发明中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材料对直接检测血液中维生素K1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提高维生素K1灵敏度的同时降低测量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印迹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维生素K1的天然结构复杂:脂肪族侧链长,所以合成其分子印记材料较为困难,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与维生素K1的头部基团相同,且无复杂化的长脂肪族侧链。因此本发明采用虚拟印迹法,通过人工合成化合物甲萘醌(维生素K3),以SiO2包覆的磁性粒子为载体,甲萘醌(维生素K3)为模板,与功能单体,交联剂合成磁性印迹聚合物。该方法成本较低,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测量误差,对直接检测血液中维生素K1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再直接检测维生素K1方面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所述分子印迹材料以甲萘醌为模板,以SiO2包覆的磁性粒子Fe3O4@SiO2为载体、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
2、上述一种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功能单体吡啶、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模板分子甲萘醌溶于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Fe3O4@SiO2超声分散形成分散液;
(2)向步骤(1)中的分散液加入TEOS和氨水,机械搅拌,离心后用乙醇和水洗涤,干燥得到粗产物;
(3)将步骤(2)中的粗产物用索式法提取,再用乙醇和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即可得到维生素K1的分子印迹材料Fe3O4@SiO2@MIP。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Fe3O4@SiO2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磁性Fe3O4溶于盐酸中,超声处理5~8min,在外磁场作用下分离,洗涤至中性后加入到乙醇中,冰水浴下继续超声10~15min,再依次加入氨水和TEOS,冰水浴下再超声振荡1.5~2.5h,在外磁场作用下分离,用乙醇冲洗,干燥即可得到Fe3O4@SiO2。
优选的,所述在外磁场作用下分离具体为:将溶液放在磁铁上,静置6~8min,去掉上层溶液。
优选的,所述盐酸的摩尔体积浓度为0.1mol/L,所述磁性Fe3O4与所述浓盐酸中H+的质1.2:20~25:0.5~1.0,g:ml: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渝中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渝中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