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38852.8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子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 代理公司: | 33220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驱动液压缸 载车板 支腿 驱动杆 立柱 驱动装置 连接杆 横梁 停车 立体停车位 控制系统 向上运动 活塞杆 仰卧式 壳体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液压缸和第二驱动液压缸动作,带动载车板向上运动,在载车板上方和下方均可停车辆,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位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车辆日渐增多,通常地下停车位只能停一辆车,车位无法满足一个家庭车辆增多的需求。
目前的仰卧式立体停车位设备较大,在空间低于3米以下的室内无法安装使用,另外立体停车位的载车板锁定装置较为笨重,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占用空间大且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仰卧式立体停车位,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腿,两根支腿之间固定有横梁,两根支腿的后端均固定有立柱,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载车板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所述支腿和立柱之间设有带动载车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与载车板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壳体与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一驱动液压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载车板朝向第一驱动杆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能够与第一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二驱动杆朝向载车板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载车板上设有与其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的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限位轴能与第二限位孔插接,所述第一驱动杆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一限位轴向第一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一限位弹簧,所述载车板上设有能够带动第二限位轴向第二限位槽内移动的第二限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之间固定有联动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设置在第一限位轴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轴上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上设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固定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抵接时,所述第一限位轴完全离开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驱动杆上铰接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固定有可将第二限位孔朝向载车板的开口挡住的第二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杆上固定有顶杆,所述载车板转动到地面上过程中,所述第一支腿通过推动顶杆使所述第二定位面完全离开第一定位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子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子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停车设备下台板L形位移机构
- 下一篇:地坑式三层立体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