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镀金件中金含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32352.3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茜茜;陈龙;王九飙;周文斌;石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1/28;G01N1/34;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镀金 件中金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镀金件中金含量的方法,通过先对镀金件进行硝酸剥金后,得到镀金层和剥金液,对镀金层采用小试金方法进行处理后,检测得到金含量为M1,对剥金液则先进行浓缩,再采用小试金方法进行处理后,检测得到金含量为M2,M1和M2的质量之和即为所述镀金件中金含量。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复杂多样、金分布不均的镀金件进行大样分析,还能够适用于对难熔金属合金镀金件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具有代表性,平行组检测结果相差在5%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镀金件中金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量不断加大。作为电子元件核心工艺技术的镀金工艺重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镀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子产品的质量保障,其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随之而来的检验难度和工作量也在增加,对检验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镀金件,例如铜基体镀金和铁基体镀金,种类较多,单个镀金件个头较大,重量较重且难以制样,现有技术中的火试金方法进行大样测试效果并不理想,检测结果代表性不强。这是由于,铜铁过高时容易产生微观的“冰铜效应”,并且镀金件个头较大时,所需的熔融时间大大增加。对于镍基体镀金,属于难熔金属合金镀金件,现有技术中的火试金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效果也不理想。镍含量过高时会使渣的熔点变高,从而产生“粒状铅”影响测试结果;并且铜镍含量过高时,容易被铅捕集进入铅块,对后续灰吹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镀金件中金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复杂多样、金分布不均的镀金件进行大样分析,还能够适用于对难熔金属合金镀金件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具有代表性,平行组检测结果相差在5%以内。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测镀金件中金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镀金件浸入硝酸溶液中,加热直至镀金层完全剥离,移去镀金件基体,将液体趁热过滤,镀金层过滤到滤纸上,收集滤液为剥金液;
(2)将过滤有镀金层的滤纸先烘干,再灰化,冷却,得到灰化后样品;
(3)向步骤(2)得到的灰化后样品中加入氧化铅和面粉的混合料,搅拌均匀,再加入电解铅和银粉,上面覆盖一层无水碳酸钠和硼砂的混合料,之后进行熔炼,冷却去渣,得到铅扣;
(4)对步骤(3)所述铅扣进行通风灰吹,当铅扣表面出现彩色薄膜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保温后冷却,得到金银合粒;
(5)将金银合粒经退火、冷却后,成型为合金卷;
(6)采用硝酸对所述合金卷进行分金处理,具体为:向所述合金卷中加入预热后的稀硝酸并继续加热至合金卷完全溶解,静置分层后,将上层分金液倒入步骤(1)所述剥金液中,向下层沉淀中加入预热后的浓硝酸;继续加热后,静置分层,将上层分金液倒入步骤(1)所述剥金液中,再向下层沉淀中加入预热后的浓硝酸;继续加热后,静置分层,上层分金液倒入步骤(1)所述剥金液中,下层沉淀采用沸超纯水进行洗涤,得到分金后金;
(7)对步骤(6)所述分金后金进行烘干后,再进行灼烧,冷却后称重,记为M1;
(8)将步骤(6)所述剥金液与分金液的混合液进行加热浓缩,得到浓缩液;之后将所述浓缩液移入盛有电解铅、氧化铅和银粉的容器中,进行蒸干,之后继续进行熔炼,冷却去渣,得到合金粒;
(9)对步骤(8)所述合金粒进行通风灰吹,当合金粒表面出现彩色薄膜时,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保温后冷却,得到灰吹后合金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