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快速装卸设备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31271.1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彭世冲;张丽;边宝龙;闫平;刘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11008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毓灵 |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舱 旋转开关 搭载平台 出口端 子设备 飞机 超低空飞行 飞机地板 飞机设备 惯性载荷 滑轨连接 快速装卸 框架底梁 框架结构 徒手装卸 一体设备 设备架 支撑杆 重量轻 侧端 分隔 过载 适航 地板 并列 救援 传递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能够在飞机低空、超低空飞行状态及着水状态下快速准确徒手装卸设备的飞机设备架。所述设备架主体为框架结构,包括下设备舱层、上设备舱层及搭载平台。其中,下设备舱层分隔成若干并列子设备舱,每个子设备舱出口端设置有旋转开关;上设备舱层位于下设备舱层上方,为一体设备舱,其出口端设置有旋转开关;搭载平台设置在上设备舱层上方。所述上、下设备舱层出口外的侧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杆。本发明设备架通过框架底梁与飞机地板滑轨连接,将飞机过载传递到地板、机身上,可承受满足适航要求的惯性载荷。同时,通过旋转开关,可徒手快速装卸设备;满足飞机空中快速救援需求,此结构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机载设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速装卸设备的飞机设备架。
背景技术
由于飞机功能需要,在机身通舱中需要放置一些设备,而飞机飞行中有巡航、爬升、降落等不同飞行姿态,要求设备必须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固定在飞机上。目前,在飞机通舱中,有采用货物柜储存设备,有采用网状设施固定设备,也有采用设备架进行设备固定的。采用货物柜储存设备需要付出极大的重量代价,采用网状设备固定需要在网状设施上设置挂钩来固定设备,而挂钩容易损坏被固定的设备,并且和网之间容易相互缠绕,不利于设备的快速装卸,使用和维护性较差。
然而现有机载设备架一般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全程固定设备,在飞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设备的快速安装固定或者快速卸取。而地面货架则由于其结构不考虑机身结构设计以及飞行过载问题,无法满足机载设备架的快速装、卸设备的要求。
尤其对于执行水上救援的水上飞机来说,在天气和水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降落水面,救援人员将设备架上的救生设备快速装卸进行水面救援操作。如因水面风浪过大,超出飞机水面起降能力,则飞机在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时,救援人员将设备架上的救生设备快速取出,空投给被救人员。无论是飞机采取着水救援还是空投救援,对于水上被救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对设备架的快速准确装卸要求较高。
并且对于水上飞机,其着水过载远大于飞行过载,这对设备架的强度要求较高。
现有机载设备架及地面货架无法满足救援飞机在救援作业时设备架快速准确装卸设备,使用方便、重量轻且满足飞行过载和着水过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能够在飞机低空、超低空飞行状态及飞机着水状态下快速准确徒手装卸设备的飞机设备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快速装卸设备的飞机设备架,其主体为框架结构,包括下设备舱层、上设备舱层及搭载平台,其中,上设备舱层位于下设备舱层上方,搭载平台设置在上设备舱层上方,且下设备舱层分隔成若干并列的子设备舱,且每个子设备舱的出口上设置有旋转开关,上设备舱层为一体设备舱,其出口端设置有若干旋转开关,所述上、下设备舱层出口外的侧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搭载平台位于框架结构最上方,且与框架边缘留有安全间距。
所述下设备舱层设置在机身地板滑轨上,且下设备舱层底部为筋板与滑轨之间为滑动配合。
所述滑轨上设置若干半圆形卡槽,用于与框架底梁卡合固定,使飞机设备架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可在任意卡槽上安装,且使得在不使用专用工具的情况实现快速安装飞机设备架。
滑轨方向沿飞机航向方向布置,且与设备舱出口方向正交。
所述下设备舱层两侧的子设备舱上的旋转开关为V型结构,其顶部铰接设置在上、下设备舱层之间的连接框上,两旋转臂分别设置在框架结构的底梁和侧梁,当需要打开时,其两旋转臂与框架结构脱离连接,以顶部为支点,往外旋转,打开子设备舱层出口。
所述下设备舱层中间的子设备舱上的旋转开关以及上设备舱层上的旋转开关为杆状结构,其一段铰接固定,另一端在打开状态时,绕铰接点旋转打开设备层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无人机
- 下一篇:双接口联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