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110.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竟成;田华;雷芬芬;何东平;贺瑶;曹健;赵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10 |
代理公司: | 32333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甦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拟球藻 干藻粉 脱色液 藻油 制备 脱色 脱水液 细胞培养液 亚临界萃取 离心机 低温真空 工艺安全 喷雾干燥 乙醇 蒸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微拟球藻细胞培养液在转速4000~8000 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20~40分钟,得到微拟球藻微脱水液;步骤二、再对所述微拟球藻微脱水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微拟球藻干藻粉;步骤三、将所述微拟球藻干藻粉与脱色液混合,在30℃~80℃下反应60~240分钟,得到微拟球藻脱色液;步骤四、将所述微拟球藻脱色液低温真空蒸发除去乙醇,即得微拟球藻脱色干藻粉;步骤五、将所述微拟球藻脱色干藻粉进行亚临界萃取,制得含EPA微拟球藻藻油。该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工艺安全,制备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拟球藻藻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是一种重要的ω-3型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在预防人体代谢紊乱,动脉硬化,心血管栓塞,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结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人体的重要性已经在临床和流行病理学研究中得到明显的验证。目前市场上的 EPA 产品多是来源于深海鱼油,存在胆固醇含量较高、产品腥味较重影响口感等不足。海洋微藻是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的最初生产者,与鱼油相比,微藻中的脂肪酸组成更为稳定且不含胆固醇和鱼腥味等问题,且微藻的培养繁殖简单,生长周期短,不受时间地域等影响,可通过培养条件控制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因此微藻作为EPA 等PUFAs的又一来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海洋微藻微拟球藻富含EPA,但从微藻中提取的富含EPA的粗藻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和色素,影响EPA产品的外观,降低了EPA产品的质量等级。
目前,国内外提取EPA藻油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萃取法、压榨法、CO2超临界萃取法等,但上述提取工艺受现有提取工艺条件的技术限制,提取的含EPA藻油颜色发黑,且提取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安全、制备便捷的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EPA微拟球藻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微拟球藻细胞培养液在转速4000~8000 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20 ~40分钟,得到微拟球藻微脱水液,所述微拟球藻微脱水液的含水量范围为2~10%;步骤二、再对所述微拟球藻微脱水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微拟球藻干藻粉;步骤三、将所述微拟球藻干藻粉与脱色液混合,在30~80℃下反应60 ~240分钟,得到微拟球藻脱色液;步骤四、将所述微拟球藻脱色液低温真空蒸发除去乙醇,即得微拟球藻脱色干藻粉;步骤五、将所述微拟球藻脱色干藻粉进行亚临界萃取,制得含EPA微拟球藻藻油。
优选的,所述微拟球藻细胞培养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浓度为20.0g/L 的NaCl、浓度为0.6 g/L 的KCl、浓度为4g/L的 Na2SO4、浓度为0.2g/L 的NaHCO3、浓度为0.1g/L 的KBr、浓度为0.02g/L 的H3BO3、浓度为0.004 g/L 的NaF、浓度为10g/L 的MgCl2、浓度为1.5 g/L的CaCl2混合物,在3000~10000 lux光照且25-30℃温度下,通入含CO2浓度为2~10%的混合空气,培养5~8天,即得微拟球藻细胞培养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20~160℃,出风温度60~80℃。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脱色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浓度100%乙醇与浓度0.5~3%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0:3~7混匀,即得脱色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将所述微拟球藻干藻粉与脱色液按重量比0.5~5.0:30~50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苏油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餐厨植物食用油低温萃取方法及餐厨植物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