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主动进气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7021.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郑焱;马梦琪;张丹;杭卫星;贝绍轶;张兰春;杨艺;李波;李丽;李紫娟;张亚;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格栅 | ||
1.一种车用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1)、第一格栅叶片(2)、第二格栅叶片(3)、扰流装置(5)、直线驱动装置(6)、水温传感器(7)、车速传感器(8)和控制器(9),所述导风罩(1)上贯穿有导风通道(11);
所述扰流装置(5)包括转轴(51)和电动发电一体机(52),所述转轴(51)沿其轴向依次固定设置有若干风排(53),所述转轴(51)转动设置在导风罩(1)上,所述电动发电一体机(52)的输出轴与转轴(51)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电动发电一体机(52)电连接有蓄电池;
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四块叶片子板(31),四块所述叶片子板(31)依次首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沿导风通道(11)的垂直方向依次设置在导风罩(1)内,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之间具有进风间隙(4),所述扰流装置(5)位于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的后方,所述转轴(51)分别与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平行,所述风排(53)位于进风间隙(4)内,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相邻两块所述叶片子板(31)靠近或远离其相对的所述叶片子板(31)移动,其控制该进气格栅的开度,当相邻两块所述叶片子板(31)靠近其相对的所述叶片子板(31)移动时,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相互靠近直至封闭导风通道(11);
所述水温传感器(7)用于监测发动机的温度,所述车速传感器(8)用于监测车辆的速度,所述水温传感器(7)、车速传感器(8)、电动发电一体机(52)和直线驱动装置(6)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
四块所述叶片子板(31)依次通过第一连接轴(32)、第二连接轴(33)、第三连接轴(34)和第四连接轴(3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32)固定设置在导风罩(1)上,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第三连接轴(34)沿导风通道(11)靠近或远离第一连接轴(32)滑动,当所述第三连接轴(34)靠近第一连接轴(32)滑动时,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相互靠近直至封闭导风通道(11);
所述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的截面均呈菱形;
所述直线驱动装置(6)包括直线电机(61)和电机滑轨(62),所述电机滑轨(62)固定设置在导风罩(1)上,所述直线电机(61)沿电机滑轨(62)直线滑动,所述直线电机(61)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格栅叶片(2)和第二格栅叶片(3)的第三连接轴(34)固定连接,所述导风罩(1)上贯穿有滑槽(12),所述第三连接轴(34)沿滑槽(12)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排(53)的数量为三组,所述风排(53)包括绕转轴(51)的周向固定设置的若干迎风板(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发电一体机(52)固定设置在导风罩(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0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