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3600.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沙月华;张德文;王爱芹;夏平原;陈俊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4 | 分类号: | F16L11/24;F16L57/00;F16L58/00;B29D23/00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2551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制备 软管 大口径软管 增强层 缠绕增强层 缠绕方式 缠绕设备 工业长丝 管状结构 耐腐蚀性 输送气体 外保护层 管材 承压性 大口径 弹性的 弯曲性 橡胶管 纵截面 带材 单带 密层 内封 成型 钢管 牵引 覆盖率 填补 封闭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为带弹性的管状结构,其纵截面为3‑6层封闭的环形,其内部最少设有一层缠绕增强层,软管内径≥200mm,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大口径软管的制备方法,通过缠绕方式制备增强层,该方式无需规定缠绕角度和带材宽度,只需调整牵引速度和缠绕转速至所需覆盖率即可,单带缠绕可以达到1%‑190%覆盖。此外,本缠绕设备不仅可以缠绕制备增强层,还可以进行内封密层和外保护层的缠绕。本发明制备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填补了我国采用缠绕法制备大口径软管的空白。最终成型的软管集钢管和橡胶管两种管材的优点集于一体,具有良好的承压性、弯曲性、耐腐蚀性,极适合于输送气体及液体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长丝增强软管是一种高性能增强的新型软管,包括内层管、增强层及外保护层,已应用于陆地油/气/水集输管线、高压注水管线、热洗管线及海洋采油立管的生产和制造等领域。在以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的内管上,采用工业长丝或其他增强材料交错缠绕形成增强层(缠绕层数一般为偶数),再挤出热塑性塑料为外保护层。针对缠绕法制备大口径软管的原有设备和加工方式为采用2-6带盘缠绕机,根据管材规格确定带材宽度(带材的宽度只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带盘分别分布于被缠绕的内层管道四周,与管材中心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利用张力的作用配合其牵引速度按照近似于平衡角进行螺旋缠绕(缠绕角度只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然而,出于平衡管道力矩的考量,制造软管采用的缠绕角度必须55°左右的平衡角,对设备缠绕角度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软管口径越大,同宽度的带材与带材之间的间隙越大,就需要对带材加宽,故制造大口径软管的设备体积庞大且造价昂贵。综上所述,现有缠绕设备不仅有诸多限制条件且结构复杂,导致制备的软管成本高昂且口径一般不超过200mm。因此,发明一种简单的缠绕方法制备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的大口径软管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填补了我国采用缠绕法制备200-1200mm甚至更大口径软管的空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为带弹性的管状结构,其纵截面为3-6层封闭的环形,其内部最少设有一层缠绕增强层,软管内径≥200mm,软管内壁为防老化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软管本体包括内管、缠绕增强层和外管,所述缠绕增强层缠绕在内管上,所述外管包裹在缠绕增强层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管材料为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EPM乙丙橡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TPU聚氨酯弹性体、CPE氯化聚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PERT耐热聚乙烯、PE-X交联聚乙烯、POK聚酮、PA尼龙、PVDF聚偏氟乙烯、NBR丁腈橡胶、CR氯丁橡胶、CSM氯磺化聚乙烯或BIIR溴化丁基橡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缠绕增强层材料为涤纶工业长丝及长丝束、芳纶长丝及长丝束、碳纤维长丝及长丝束、玻璃纤维长丝及长丝束、玄武岩纤维长丝及长丝束、金属长丝和金属长丝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缠绕增强层包括第一层带材、第二层带材、第三层带材及第四层带材,缠绕角度分别为正、反、正、反依次交叉缠绕成一个网状骨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管材料为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EPM乙丙橡胶、CPE氯化聚乙烯、NBR丁腈橡胶、CR氯丁橡胶、CSM氯磺化聚乙烯或BIIR溴化丁基橡胶。
本发明所述的大口径工业长丝增强软管的加工步骤如下(重点在于增强层的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