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23593.1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9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洪;毛德平;许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18;G10L15/14;G06F17/27 |
| 代理公司: | 53113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春娜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笔 人机交互 语音识别 语音信息 判定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语音信号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软件 存储介质 特征提取 应用软件 硬件开发 语句指令 语音交互 语音指令 按键 按下 分词 拾取 局域网 单词 标注 应用 采集 计算机 分析 帮助 | ||
本发明涉及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通过激光笔采集语音信息,然后,计算机软件端通过局域网获取到激光笔获取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接下来,在分词完成之后采用Bilstm+crf进行特征提取,然后,使用sklearn作为判定的工具,判定标注好的单词最终生成该语句指令的意图,生成结果,最后,根据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这针对该硬件开发了安装在计算机端的应用软件,用户通过按下激光笔上的特定按键,拾取用户的语音指令,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获取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用户的意图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帮助用户在使用激光笔的时候,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来进行对PPT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激光笔大多是功能单一且操作不便捷,大多数是采取跟遥控一样的操作方式,即采用红外技术发射不可见广播的控制方式或者通过无线通信的技术,这些基于发射器与接收器的控制模式,经常需要把发射器对准控制器才能很好的控制,如果激光笔的指向方位不对,不对准接收器,就可能出现控制失效的情况,且所有的控制都需要手动进行。
智能语音交互(Intelligent Voice Interaction)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语音交互能够创新全新的“伴随式”场景,语音交互相比于其他传统操纵方式,有种种超越的优势,空间越复杂,越能发挥出优势。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可以让激光笔设备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并将语音指令进行处理处理后传输到我们通过局域网连接的计算机端软件,软件通过对获取到的语音指令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后,判断出意图,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设计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这针对该硬件开发了安装在计算机端的应用软件,用户通过按下激光笔上的特定按键,拾取用户的语音指令,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获取到的语音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用户的意图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将提供更加智能的操作方式,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更大的便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一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交互方法将有效的提高人们对激光笔的控制,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激光笔与相应的软件系统可以进行更加智能操作,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激光笔采集语音信息;
步骤S2:计算机软件端通过局域网获取到激光笔获取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
步骤S3:在分词完成之后采用Bilstm+crf进行特征提取;
步骤S4:使用sklearn作为判定的工具,判定标注好的单词最终生成该语句指令的意图,生成结果;
步骤S5:根据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自然语言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将获取到的语音指令进行中文分词,使用HMM模型、平均感知机和CRF++对词汇的特征进行提取,
步骤S22:进行语料训练,模型裁剪,
步骤S23:保存训练后的模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激光笔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装置,包括
拾音模块,通过激光笔采集语音信息
获取及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激光笔获取到的数据,并且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自然语言处理;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获得的语音信息进行特征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