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热轧带钢穿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0632.2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美良;关建辉;杨丽琴;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热轧 带钢 稳定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热轧带钢穿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机穿带过程活套秒流量自学习采用一级程序认为活套刚好接触带钢这一瞬间的角度值来计算活套角度偏差;活套秒流量自学习增加目标活套角度单位偏移量;活套秒流量自学习计算时,活套角度偏差死区采用非对称设置;穿带速度自学习系数增加限幅设置;计算活套张力设定值时,增加活套张力修正变量。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热轧带钢的穿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热轧带钢穿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属于热轧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轧生产过程中,带钢穿带稳定性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换规格、换钢种及开轧第一块钢,影响尤为强烈。带钢穿带不稳定,会影响轧制稳定性,严重时导致发生堆钢、轧废或带钢拉窄、减薄等问题。影响带钢穿带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活套角度、活套张力、穿带速度是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针对活套角度与穿带速度,精轧自学习程序采用的是基于穿带过程中的活套位置偏差去修正穿带速度。目前在该功能中有两个可用的选项确定活套位置偏差:一是使用来自连续采样得到的实际活套角度、最小角度与最大角度,通过相对复杂的算法计算得到。该方法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最佳采样时间以获得恰当的活套高度偏差,因为一级活套高度闭环控制作用后该值将发生变化。二是直接使用来自一级活套高度闭环秒流量控制器的偏差。该方法的问题在于偏差大小与一级活套高度闭环控制器的增益有关,且一级存在超调的可能性,使得二级自学习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学习。
针对活套张力,即使当穿带正常且活套角度合适时,操作人员也喜欢降低穿带速度,希望穿带紧一点(活套顶得低一些)。轧制某些较软的钢时(例如无取向硅钢),操作人员希望通过活套修正系数改变张力。但目前精轧模型计算活套张力时采用相邻机架预测的带钢变形抗力,同时结合活套、钢种及TRD表中的修正系数。该模型尽管对现有的变量进行了机架与厚度的区分,但每一个TRD钢族不是孤立的,导致各钢族相互影响,造成张力计算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热轧带钢穿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提高热轧带钢穿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及轧制模型实现。具体包括:
(1)精轧机穿带过程活套秒流量自学习采用一级程序认为活套刚好接触带钢这一瞬间的角度值来计算活套角度偏差。具体实现方法为:活套刚检测到压力时,认为活套刚好接触带钢,通过一级程序将活套与带钢接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向二级程序发送。
(2)精轧机穿带过程活套秒流量自学习增加目标活套角度单位偏移量,精轧机L1=精轧机L2=精轧机L3=精轧机L4=0,精轧机L5及精轧机L6均设置在0°到-1°之间。
(3)精轧机穿带过程活套秒流量自学习计算时,活套角度偏差必须在给定的最小与最大死区范围内,死区采用非对称设置,设置在-2°到1°之间。
(4)精轧机穿带过程活套秒流量自学习计算时,穿带速度自学习系数增加限幅设置,速度自学习系数限幅值设置在-0.04到0.025之间。
(5)精轧穿带过程中计算活套张力设定值时,增加一个活套张力修正变量,该变量分别单独考虑了TRD钢族、厚度及机架。活套张力具体计算公式为:
IprTenRef[Ipr]=yieldstress×IprMo difer[Ipr]×gradeMo difier×trdModifier[trdTbl][Ipr]
上式中:IprTenRef[Ipr]为精轧活套张力计算设定值,yieldStress为变形抗力,lprModifer[Ipr]为通用活套张力修正因子,gradeModifier为基于钢种的活套张力修正因子,trdModifier[trdTbl][Ipr]为基于TRD钢族、厚度及机架的活套张力修正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0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式UR(UF)接轴托架
- 下一篇:带钢侧弯缺陷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