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9503.1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琦;叶博;赵振军;李佩佩;岳冬梅;王林美;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5/866 | 分类号: | C12N15/866;C12N15/65;C12N15/6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柞蚕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穿梭 载体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克隆载体pSMART BAC质粒DNA为模板,用引物SEQ ID NO.1和SEQ ID NO.2进行PCR扩增,得到片段1,长度为923bp;以克隆载体pSMART BAC质粒DNA为模板,用引物SEQ IDNO.3和SEQ ID NO.4进行PCR扩增,得到片段2,长度为6699bp;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片段1和片段2,将片段1和片段2混合后作为模板,用引物SEQ ID NO.1和SEQ ID NO.4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7.5kb的DNA片段,即得具有BamH I、Avr II(Bln I)、Hind III和EcoR I单一克隆位点的衍生克隆载体pSMARTBAC-N1;
(2)将含有
(3)将含有AnpeNPV多角体蛋白基因
(a)以AnpeNPV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引物SEQ ID NO:7和SEQ ID NO:8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1286bp的DNA片段;
(b)以AnpeNPV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引物SEQ ID NO:9和SEQ ID NO:10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为1139bp的DNA片段;
(c)将步骤(a)得到的片段先克隆至中间载体pSMARTBAC-N1/
(4)将步骤(3)制得的转移载体质粒DNA线性化,与线性化的AnpeNPV基因组DNA共转染Tn-High Five细胞,得到重组AnpeNPV;所述线性化的AnpeNPV基因组DNA为利用Avr II(BlnI) 酶解ApNPV
(5)将步骤(4)所得重组AnpeNPV的基因组DNA进行分离制备,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在含有氯霉素、X-Gal和IPTG的细菌培养板上进行蓝、白菌落筛选,挑取蓝色菌落进行液体培养,获得AnpeNPV穿梭载体AnpeNPV-bacm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95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