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器、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8770.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1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恺;黄男;经琦;刘亚祥;区均灌;贾卫东;樊柳芝;黄伟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H02P5/74 |
代理公司: | 11522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宗涛;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器 电机连接端子 逆变板 电源输入端子 电源 整流模块 机器人 机器人结构 驱动器控制 电流输出 电源输入 输入电流 紧凑 匹配 电机 传输 优化 | ||
1.一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逆变板(1),所述电源逆变板(1)具有一个电源输入端子(11)及至少两个电机连接端子(12),所述电源逆变板(1)上设置有整流模块(13)、IPM功率模块(14),所述整流模块(13)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入端子(11)的输入电流进行整流后传输至所述IPM功率模块(14),所述IPM功率模块(14)的数量与所述电机连接端子(12)相匹配,且所述IPM功率模块(14)的电流输出对应于所述电机连接端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板(2),所述主控板(2)的控制信号通过PCB板间连接器(21)与所述IPM功率模块(14)电连接,以控制所述IPM功率模块(14)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具有配合板(31),所述配合板(31)的相对两边各设有支撑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为钣金折弯形成;和/或,所述主控板(2)通过支撑柱(33)与所述配合板(31)连接;和/或,所述配合板(31)上设有定位凸柱(34),所述定位凸柱(34)能够插装于所述主控板(2)相应的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13)、IPM功率模块(14)处于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第一侧,所述电源输入端子(11)、电机连接端子(12)处于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2)处于所述第二侧;和/或,还包括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连接于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第一侧且与所述整流模块(13)和/或IPM功率模块(14)热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包括散热器基板(41),所述散热器基板(41)上设有连接螺柱(42),所述散热器(4)通过所述连接螺柱(42)与所述电源逆变板(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41)上还设有定位螺柱(43),所述定位螺柱(43)插装于所述电源逆变板(1)上的相应通孔中;和/或,所述主控板(2)连接于所述配合板(31)上并通过所述支撑板(32)与所述散热器基板(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基板(41)朝向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一侧构造有整流模块让位槽(4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板(5),所述电容板(5)电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13)与所述IPM功率模块(14)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片(51),所述导电片(51)支撑连接于所述电容板(5)与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第二侧之间,且所述电容板(5)通过导电片(51)与所述整流模块(13)、所述IPM功率模块(14)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6),所述盖体(6)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源逆变板(1)的第二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为钣金件。
14.一种机器人,包括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器为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7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防水防潮电源结构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雷达新型配电系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