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7658.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昱;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10L15/2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服务器 多语种 用户端 语音输入信号 双向连接 调音台 预处理 无线局域网 云端服务器 语种 单向连接 实时响应 数据传输 同声传译 文字处理 文字数据 音频信号 用户选定 播放 原音 展示 语音 互联网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现场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译员端、用户端;现场服务器单向连接现场调音台,从现场调音台接入语音输入信号;现场服务器通过无线局域网双向连接译员端;现场服务器通过无线局域网双向连接用户端;现场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双向连接云端服务器。方法包括:现场服务器从现场调音台接收语音输入信号,对接收到的语音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针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进行播放和展示,并实时响应用户的切换语种命令,播放展示用户选定语种的语音、文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同声传译用途广泛,在不同的场景中皆有应用。最常用的场景为会议、广播、直播等。当前的同声传译,都是基于在传译现场通过假设通信硬件设备完成。有以下弊端:1、翻译人员需要同步到场;2、用户需要领取硬件设备;3、无法将翻译内容同步成文字在屏幕上显示,造成诸多不便,例如听力不便之人无法获得有效信息等;4、不在该场景的用户无法获得同声传译服务。
而随着同声传译过程中所涉及语种数量的增加或者各小语种的使用,采用上述现有技术进行同声传译的操作难度也将随之增加。如每增加一个新的语种或者出现一些使用频率低的小语种进行同声传译,都需增加对应的翻译操作,从而导致同声传译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同声传译方法效率不高,且语音和文字的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延迟不导致不同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只需要有智能通信设备即可使用,并且操作简单,同声传译效率高,能够有效地解决语音、文字实现基础同步的传输延迟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该方法包括:
现场服务器从现场调音台接收语音输入信号,对接收到的语音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针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进行播放和展示,并实时响应用户的切换语种命令,播放展示用户选定语种的语音、文字;其中,多语种音频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投递翻译任务给译员端的译员,由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并实时将翻译后的译文回传给现场服务器,再由现场服务器进行音频处理、音频分拣和多语种音频投递;多语种文字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ASR语音识别、MT机器翻译和多语种文字投递;
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从现场服务器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的参会人;同时,云端服务器将多语种音频、文字保存并导出速记稿和会议记录,及进行后期现场回放,供用户端的参会人后续查看;
其中,多语种音频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投递翻译任务给云译员端的云端译员,由云端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并实时将翻译后的译文回传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进行音频处理、音频分拣和多语种音频投递;多语种文字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ASR语音识别、MT机器翻译和多语种文字投递。
进一步地,所述译员或云端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具体包括:
接力翻译,译员接收翻译任务进行从原音语音翻译为中间语种语音,再由其他一个但不限于一个译员从中间语种语音翻译为目标语种语音的译文;接力翻译解决了从原语种到目标语种不易寻找直接译员的情况,通过中间接力语种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