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7658.1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昱;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10L15/2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服务器 多语种 用户端 语音输入信号 双向连接 调音台 预处理 无线局域网 云端服务器 语种 单向连接 实时响应 数据传输 同声传译 文字处理 文字数据 音频信号 用户选定 播放 原音 展示 语音 互联网 网络 | ||
1.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现场服务器从现场调音台接收语音输入信号,对接收到的语音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针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进行播放和展示,并实时响应用户的切换语种命令,播放展示用户选定语种的语音、文字;其中,多语种音频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投递翻译任务给译员端的译员,由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并实时将翻译后的译文回传给现场服务器,再由现场服务器进行音频处理、音频分拣和多语种音频投递;多语种文字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ASR语音识别、MT机器翻译和多语种文字投递。
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从现场服务器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的参会人;同时,云端服务器将多语种音频、文字保存并导出速记稿和会议记录,及进行后期现场回放,供用户端的参会人后续查看;
其中,多语种音频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投递翻译任务给云译员端的云端译员,由云端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并实时将翻译后的译文回传给云端服务器,再由云端服务器进行音频处理、音频分拣和多语种音频投递;多语种文字处理包括对预处理后的原音音频信号进行ASR语音识别、MT机器翻译和多语种文字投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译员或云端译员进行在线实时翻译,具体包括:
接力翻译,译员或云端译员接收翻译任务进行从原音语音翻译为中间语种语音,再由其他一个但不限于一个译员或云端译员从中间语种语音翻译为目标语种语音的译文;
交替翻译,包括两个但不限于两个同语种译员或云端译员的交替,在固定时间段内各译员或云端译员之间轮流交替进行翻译,一个译员或云端译员完成固定时间段内的翻译后,转接翻译任务给下一个译员或云端译员,只有当下一个译员或云端译员接收了翻译任务后,前一个译员或云端译员才会进入休眠状态,否则,继续等待能够接收转接任务的译员或云端译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云端服务器将处理后的多语种音频和多语种文字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至用户端,其中,在传输过程中音频和文字通过并行队列投递的方式实现基础同步,ASR语音识别、MT机器翻译任务将当前数据投递到下一个接收方,而不等待接收方的完成回应,把各任务组成一组管道,传输的数据从管道入口逐一往下流通;其中,各任务是指一个音频任务,以及与该音频任务对应翻译后的文字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的用户使用手机扫码打开HTML5网页进入,与现场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所述译员端的译员或云端译员安装app进入或者使用手机扫码打开HTML5网页进入,与现场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的同声传译方法,其特征在于:现场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语音输入信号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对原音音频信号进行分片、压缩,打上时间戳语种分片尺寸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译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6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