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5908.8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达林 |
主分类号: | G10D3/04 | 分类号: | G10D3/04;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应用 古筝 装置 | ||
1.一种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开设一搁弦槽,所述搁弦槽用于支撑古筝的琴弦;
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与古筝面板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还包括:体柱块和圆柱形连杆;
所述体柱块固定在所述圆柱形连杆的顶端,所述体柱块上设有所述搁弦槽;
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支撑台;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组成三脚架结构,所述第一支脚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第一支脚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将所述固定环支撑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正上方;
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包括凹字形固定台和底托;
所述凹字形固定台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方体支柱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底托的下表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字形固定台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二凹槽;
所述凹字形固定台的两个凸起分别为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中间;所述第一固定柱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圆柱形连杆穿过所述橡胶圈。
7.一种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筝拾音装置包括:古筝、多个压电陶瓷传感器、多路ADC和微控制器;
所述古筝的多个筝码均为立体筝码;多个所述立体筝码放置在所述古筝的面板上,多个所述立体筝码的底托的下表面与所述古筝的面板贴合;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体筝码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立体筝码的圆柱形连杆底端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接触;所述立体筝码用于支撑琴弦,并将琴弦振动所产生的应力传导至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
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与所述多路ADC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用于产生模拟电信号,并将所述模拟电信号传输给所述多路ADC;
所述多路ADC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多路ADC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并将数字电信号传输给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将所述多路ADC产生的数字信号的频率和振幅转换成MIDI格式或OSC格式的音乐演奏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古筝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筝拾音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橡胶垫;
多个所述第一橡胶垫放置于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上面,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接触;多个所述第一橡胶垫用于吸收古筝琴弦的高频振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古筝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筝拾音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橡胶垫;
多个所述第二橡胶垫放置于所述古筝面板与所述立体筝码的底托的下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达林,未经张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9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