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组织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2430.3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源;牛睿;赵小龙;李俊昊;汤艳;张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乔凤杰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组织 基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组织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动物源性组织材料依次进行动物组织清洗,脱细胞处理;及使用清洗液进行脱细胞处理后清洗;该清洗液pH为7.5‑12,成分包括清洗剂,碱性盐、中性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碱性pH调节剂。本发明方法在去除动物组织抗原性物质的同时,还能够保留材料三维立体结构,利于细胞聚集、增殖和分化的再细胞化过程。体内的再细胞化是生物补片起到引导组织再生能力的重要基础。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组织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免疫原性低且利于再细胞化,可用于进一步制备引导组织再生的生物补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组织基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目前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不可吸收材料或者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具有诱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因此是理想的组织修复材料。例如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材料在腹壁修复、盆底修复、泌尿生殖道修复、神经修复等领域已有临床应用。
动物源性生物材料的风险一方面在于其携带的动物细胞、脂肪等免疫原性物质,在植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在于其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容易破坏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结构,使其在体内失去了引导组织再生的功能。因此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处理工艺的难点,在于去除动物组织携带的免疫原性物质的同时,如何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将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尽可能的降低。
常用于动物组织脱细胞的试剂为氢氧化钠,例如专利CN101366975使用0.1-1M的NaOH进行脱细胞,再如专利CN103251987使用高渗盐水与碱溶液联合脱细胞处理。但是由于氢氧化钠为强碱性试剂,对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结构影响较大,同时可能造成细胞外基质中生长因子的失活。
现有的技术多使用超声清洗的方法对动物组织基质材料的细胞残片进行去除。虽然多频超声能够有效的清除细胞残片,但是其并非特异性的清除,在清洗细胞残片的同时,对生物材料携带的生物活性因子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另外,超声处理属于物理过程,对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结构也有一定的破坏。
对细胞外基质结构破坏以及生长因子去除,虽然不影响基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但是会影响到细胞在基质材料上聚集、增殖和分化的再细胞化过程,从而影响到基质材料引导组织再生的能力。而现有技术均未对基质材料的再细胞化进行评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组织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去除动物组织抗原性物质的同时,还能够保留材料三维立体结构,细胞增值率大于160%,利于细胞聚集、增殖和分化的再细胞化过程。体内的再细胞化是生物补片起到引导组织再生能力的重要基础。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组织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免疫原性低,细胞外基质的胶原结构完整,利于再细胞化过程,可用于进一步制备引导组织再生的生物补片。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组织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动物源性组织材料依次进行:
1)动物组织清洗;
2)脱细胞处理;及
3)脱细胞处理后清洗;
其中,所述脱细胞处理后清洗的步骤包括使用清洗液进行清洗,所述清洗液的主要成分包括:
a)清洗剂;
b)碱性盐、中性无机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及
c)碱性pH调节剂,其用量足以将所述清洗液的pH调至7.5-12。
本发明中,所述清洗剂为表面活性剂,优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