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2210.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臧艳彬;张洪宁;王怡;张金成;刘卫东;张建龙;陈小锋;刘建华;邢树宾;刘劲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压裂 干扰 轨道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基于防碰扫描结果判断是否进行绕障设计,若是,则执行步骤b;
步骤b:基于绕障设计轨道的实践难度判断是否进行靶点调整,若是,则执行步骤c;
步骤c:确定靶点调整的方向,并对靶点进行微调并返回步骤a;
步骤b中,通过判断绕障设计轨道的实践难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实践难度条件来判断是否进行靶点调整,若绕障设计轨道的钻井实践难度满足预设的实践难度条件,则执行步骤c;
其中,预设的实践难度条件为:
绕障设计轨道的钻井时间与常规设计轨道的钻井时间之差大于或等于10h,或者
绕障设计轨道的摩阻扭矩大于或等于200k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绕障设计轨道的钻井时间与常规设计轨道的钻井时间均满足下列表达式,
其中,Tc为绕障设计轨道的钻井时间或常规设计轨道钻井时间,h;
m为工具面调整次数;
Tt为工具面平均调整时间,h;
Rhi为第i口井的滑动钻井时机械钻速,m/h;Rfi为第i口井的复合钻井时机械钻速,m/h;
Bi为滑动定向钻井比例;
Si为定向钻井井段,m;
i为自然数,代表定向井段的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绕障设计轨道的摩阻扭矩通过软杆模型计算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根据防碰扫描后获得的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绕障条件来判断是否进行绕障设计,若防碰扫描后获得的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绕障条件,则执行步骤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设计井的邻井井口生产压力降低10MPa以上,则预设的绕障条件为:
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80m,或者
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垂向距离小于50m;
若设计井的邻井为新压裂井或正在压裂井,则预设的绕障条件为:
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垂向距离小于50m,或者
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压裂半缝长与80m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a1:根据给定靶点确定设计井的常规设计轨道参数;
步骤a2:获取设计井的邻井数据并对所述邻井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邻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时间、井口压力、井身结构、实测井口坐标、轨迹数据、测量方式、测量时间、当时磁偏角以及深度基准;
步骤a3:对设计井的邻井进行防碰扫描;
步骤a4:根据防碰扫描结果判断设计井与设计井的邻井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预设的绕障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采用最近距离扫描法进行防碰扫描以获得防碰扫描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对靶点进行微调时,靶点每次微调的距离为10m,且靶点调整的最大累计距离为100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b1:确定设计井的绕障设计轨道参数;
步骤b2:判断绕障设计轨道的实践难度是否满足预设的实践难度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2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