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海绵前驱体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08958.3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庆宇;祝越;赫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创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24 | 分类号: | C04B35/524;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黎健任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聚酰亚胺 复合 海绵 前驱 导热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海绵前驱体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混合,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混合溶液,然后对其进行冷冻,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冷冻海绵,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复合海绵,置于热压反应炉中,采用热压氧化预处理并进行械加压,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然后采用真空热处理和机械加压,得到石墨烯/聚酰亚胺碳膜,再置于高温石墨化炉中,采用梯度升温法实现碳膜的石墨化。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问题,得到的薄膜具有一定柔性、高力学强度,并具有更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海绵前驱体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军事装备的轻量化和高度电子集成化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热管理挑战,如在电子化武器、超高速飞行器、遥感卫星、雷达等装备中,大规模高功率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会产生严重的热集中问题,这对军事装备关键部件的工作稳定性与安全可靠性产生了致命的威胁。同时,高度集成化装备中的复杂热界面还对热管理材料提出了柔性的独特要求。
随着石墨烯的发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充满潜力的新兴材料上。石墨烯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后的又一种稳定的纳米碳单质,是一种理想化的二维平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由于石墨烯在片层平面内是各项同性的,在平面内的热传导不会存在方向性。因此将石墨烯用于导热领域,开发出新型的导热薄膜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此外,利用氧化石墨烯组装氧化石墨烯薄膜,再将前者进行还原得到石墨烯薄膜是一种制备石墨烯薄膜的较为简单的方法。氧化石墨烯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在有机溶剂和水溶液中均匀分散,改善了石墨烯的分散性问题。氧化石墨烯作为原材料的另一优势是氧化石墨烯片层面积较大并且可调,连续的片层结构降低了声子在传输过程的晶界散射,有利于热导率的提高,另外由于氧化石墨烯片层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可以相互作用产生氢键、共轭大π键等较强的相互作用提高石墨烯薄膜的力学性能。
聚酰亚胺(PI)是一种具有成型加工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的特种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保温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催化剂载体及介电材料。它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材料的强度,耐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聚酰亚胺正适应着这种迫切的需求而达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聚酰亚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此外,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能够通过化学修饰转变成水溶液,有望与石墨烯水分散液实现均相复合,并且经过还原热处理后,得到的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导热和导电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虽然现今石墨烯导热膜已经进入市场,但是其制备工艺复杂,力学性能较差,导致目前导热性能接近完美的石墨烯薄膜无法广泛应用到散热领域。因此,实现石墨烯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降低界面热阻,从而获得更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更大的性能提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海绵前驱体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石墨烯复合薄膜在机械性能以及导电导热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海绵前驱体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准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
步骤S2,准备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
步骤S3,将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混合,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混合溶液;
步骤S4,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得到氧化石墨烯/聚酰胺酸冷冻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创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创先进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8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