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5840.5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安;刘道远;崔石柱;曲函师;刘兰松;孙博;万济录;马怀阳;卢秋佐;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11659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流量计 总管 测量单元 排放物 汽车尾气排放 检测 测量装置 排出管道 通孔 尾气 汽车排气管 测量气态 理论误差 密封连接 尾气检测 尾气流动 依次连接 进气端 空燃比 排放 伸缩 油耗 侧壁 | ||
1.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组、流量计(4)、检测总管(5)、尾气排出管道(6)和若干个测量单元,所述第一连接管组、所述流量计(4)、所述检测总管(5)和所述尾气排出管道(6)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依次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管组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所述第一连接管组的进气端用于密封连接汽车排气管;
所述检测总管(5)的侧壁开设对应所述测量单元个数的通孔;
所述测量单元分别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别测量气态排放物、PN排放物和PM排放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组包括沿尾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可变径连接管(1)、第一钢管(2)和第一波纹管(3),其中:
所述第一可变径连接管(1)作为所述第一连接管组的进气端,所述第一可变径连接管(1)的两端均能够沿径向伸缩;
所述第一波纹管(3)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管组,所述附加管组包括一个多通连接管(13)和多个第二连接管组,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组被配置为所述附加管组的进气端并与多个所述汽车排气管连接,所述多通连接管(13)被配置为所述附加管组的出气端并与所述第一可变径连接管(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组包括沿尾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二可变径连接管(10)、第二钢管(11)和第二波纹管(12),其中:
所述第二可变径连接管(10)作为所述第二连接管组的进气端,所述第二可变径连接管(10)的两端均能够沿径向伸缩;
所述第二波纹管(12)能够沿长度方向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气态排放物测量单元(7)、PN排放物测量单元(8)和PM排放物测量单元(9),所述气态排放物测量单元(7)与所述检测总管(5)之间连有气态排放物测量管路(71),所述PN排放物测量单元(8)与所述检测总管(5)之间连有PN排放物测量管路(81),所述PM排放物测量单元(9)与所述检测总管(5)之间连有PM排放物测量管路(91)。
6.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测量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
获得车辆的行驶里程;
根据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和所述行驶里程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循环排放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的步骤包括:
获得汽车尾气的流量以及汽车尾气的气体排放物、PM排放物和PN排放物各自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试验间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获得修正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流量以及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和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浓度以及所述修正参数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和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质量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尾气排放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和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质量流量获得所述气体排放物、所述PM排放物和所述PN排放物各自的总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58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物料无损测量的样品扫描装置
- 下一篇: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气路加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