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01004.X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阮煜翔;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3/30 | 分类号: | C07C253/30;C07C255/24;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桶 氰乙基苯胺 碳酸钠溶液 析出 苄基苯胺 冰醋酸 氯化苄 氰乙基 滴加 滴入 制备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处理桶内加入水和N‑氰乙基苯胺,随后往处理桶内同时滴入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得到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氰乙基-N-苄基苯胺是白色粉末,熔点97.2-102.3℃。N-氰乙基-N-苄基苯胺是一个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等的合成,目前国内需求量大,国内主要是上海温州等南方企业生产,产品供应不足。中国的生产厂家较少,主要依靠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N-氰乙基苄基苯胺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涉及多个过程,现有的N-氰乙基-N-苄基苯胺制备中需要将反应液原料做多次搬运,反应步骤繁琐,影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产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处理桶内加入水和N-氰乙基苯胺,随后往处理桶内同时滴入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析出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得到成品;
所述处理桶内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穿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处理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下腔室内穿设有接料盒,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搅拌组件,所述处理桶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板上设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内设有推板,所述上腔室内还设有加热块,所述处理桶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推板往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分别置于不同的储料桶内,水和N-氰乙基苯胺放入到上腔室内,加热块工作使上腔室内温度升高,搅拌组件搅动溶液,将溶液加热到指定温度,随后第一气缸推动推板往下运动,将储料桶内的反应液从储料桶内推出,使反应液滴入到上腔室内,反应液滴入到上腔室内后随上腔室内的液体一同流动,使两种反应液相接触发生反应,以便完成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产品制成后,将隔板从通槽内抽出,使上腔室和下腔室相通,上腔室内的反应液直接落入在接料盒内,将反应液从处理腔内排出。
在隔板作用下将处理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使反应液在上腔室内反应后直接排入到下腔室内的接料盒内,以便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收集,使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流畅进行,以便对废液做收集处理,提升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效率;各种反应液在上腔室内即可完成反应生成N-氰乙基-N-苄基苯胺,无需对反应液做搬运,减少反应液在搬运过程中的浪费,提升N-氰乙基-N-苄基苯胺产品产量;利用第一气缸对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的滴加量进行控制,提升对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的控制精度,以便将适量的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到上腔室内使反应正常进行,保证反应进行的稳定性;在储料桶与第二安装板的相互配合下,看直接将储料桶从第二安装板上取下,进而可方便的将储料桶内加入反应液,降低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难度。
当水和N-氰乙基苯胺加入到上腔室内后,加热块将溶液升温至90-100℃后,再往溶液中滴加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
当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使氯化苄和碳酸钠溶液在90-100℃温度下反应3h。
当将冰醋酸加入到溶液内后,在对溶液做搅拌的过程中使溶液降温至30℃。
所述碳酸钠溶液浓度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0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