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98548.5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源;奚羽;王吉林;莫淑一;邹正光;周炳;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31 | 分类号: | B01J23/31;C02F1/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术娜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层 水中 固液分离 水热反应 粉体 溶解 制备方法和应用 光催化材料 光催化性能 纳米颗粒 悬浊液 层间 滴加 碱溶 铝源 镁源 钨源 铋源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镁源和铝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A;将碱溶于水中,得到溶液B;将钨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C;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同时滴加到溶液C中后,进行第一水热反应,第一次固液分离后得到WO42‑插层MgAl‑LDH粉体;将所述WO42‑插层MgAl‑LDH粉体和铋源分散到水中,将所得悬浊液进行第二水热反应,第二次固液分离后得到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本发明通过将Bi2WO6纳米颗粒负载于MgAl‑LDH层间,大大提高了Bi2WO6的光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染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染料容易吸收和反射太阳光,从而能够阻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且干扰自然环境中水生物种的生长。更严重的是,染料的低生物降解性会导致其不断积累,造成持续性污染。染料因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多个结构品种,例如偶氮、蒽醌或金属络合物等。这些有机污染物可能会刺激人体和动物的皮肤,并造成人体和动物血液紊乱、肝肾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因此,寻找易于处理这些污染物并防止其积累的解决方案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研究兴趣。
采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利用无穷无尽的太阳能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解决方案。纳米尺寸的Bi2WO6具有窄带隙(2.5eV),是可见光下染料降解的有效光催化剂。然而,由于其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Bi2WO6的光催化效率仍然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Bi2WO6纳米颗粒负载于MgAl-LDH层间,提高了Bi2WO6的光催化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镁源和铝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A;将碱溶于水中,得到溶液B;将钨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C;
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同时滴加到溶液C中后,进行第一水热反应,第一次固液分离后得到WO42-插层MgAl-LDH粉体;
将所述WO42-插层MgAl-LDH粉体和铋源分散到水中,将所得悬浊液进行第二水热反应,第二次固液分离后得到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
优选的,所述镁源为硝酸镁、硫酸镁或氯化镁;所述铝源为硝酸铝、硫酸铝或氯化铝;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钨源为钨酸钠或钨酸铵;所述铋源为硝酸铋或三氯化铋。
优选的,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摩尔比为(2~2.2):1;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总量与溶液B中OH-的摩尔比为1:(2.3~2.4);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总量与溶液C中W的摩尔比为1:(1.1~1.2);所述铋源中Bi与溶液C中W的摩尔比为(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8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