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98548.5 | 申请日: | 201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源;奚羽;王吉林;莫淑一;邹正光;周炳;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31 | 分类号: | B01J23/31;C02F1/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术娜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层 水中 固液分离 水热反应 粉体 溶解 制备方法和应用 光催化材料 光催化性能 纳米颗粒 悬浊液 层间 滴加 碱溶 铝源 镁源 钨源 铋源 制备 | ||
1.一种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镁源和铝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A;将碱溶于水中,得到溶液B;将钨源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C;
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同时滴加到溶液C中后,进行第一水热反应,第一次固液分离后得到WO42-插层MgAl-LDH粉体;
将所述WO42-插层MgAl-LDH粉体和铋源分散到水中,将所得悬浊液进行第二水热反应,第二次固液分离后得到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源为硝酸镁、硫酸镁或氯化镁;所述铝源为硝酸铝、硫酸铝或合氯化铝;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钨源为钨酸钠或钨酸铵;所述铋源为硝酸铋或三氯化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摩尔比为(2~2.2):1;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总量与溶液B中OH-的摩尔比为1:(2.3~2.4);所述溶液A中Mg和Al的总量与溶液C中W的摩尔比为1:(1.1~1.2);所述铋源中Bi与溶液C中W的摩尔比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同时滴加到溶液C中的具体操作为:在恒温50~70℃、搅拌速度为150~500r/min的条件下,将溶液A逐滴加入到溶液C中,同时滴加溶液B将混合溶液的pH值控制在8~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30~160℃,时间为9~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热反应的温度为200~210℃,时间为15~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液分离和第二次固液分离采用的方式为离心,所述离心的转速独立地为4000~10000r/min;所述离心的时间独立地为5~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液分离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后,还包括对所得固体产物进行冷冻干燥。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MgAl-LDH和位于MgAl-LDH层间的Bi2WO6纳米颗粒。
10.权利要求9所述Bi2WO6插层MgAl-LDH材料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85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