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黄变亮光UV漆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5695.7 | 申请日: | 201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和兴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22;C09D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黄变 亮光 uv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耐黄变亮光UV漆,属于涂料的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酯35‑50份,乙酯15‑25份,丁酯8‑12份,光敏引发剂2‑5份,UV单体11‑17份,流平剂0.4‑1份,醋酸丁酸纤维素8‑13份,荧光增白剂OB‑1为1‑3份,荧光增白剂OB‑1经过以下改性处理步骤:S1:将荧光增白剂OB‑1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10min;S2:匀速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水玻璃,然后逐滴加浓硫酸调PH到5‑7,然后水浴加热至40‑50℃,恒温加热4‑6h,反应结束后抽滤、70‑80℃干燥8‑10h,300℃煅烧8‑10h。本发明具有提高后期耐黄变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耐黄变亮光UV漆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UV漆即紫外线光固化油漆,也称光引发涂料,光固化涂料。与PU、PE、NC等油漆以成膜物质命名方式不同,UV漆是以油漆的固化方式命名的。它是通过机器设备自动辊涂、淋涂到家具板面上,在紫外线光(波长为320-390nm)的照射下促使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树脂反应,瞬间固化成膜。
现有的UV漆的主要成分是由感光树脂、活动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该涂料以高能量的紫外光作为固化能源,由涂料中的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能形成自由基,引发光敏树脂和活性稀释剂分子,进而发生连锁聚合反应,使涂膜达到固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UV漆中存在不饱和双键、过氧化物等,经过长期光照后,UV漆的不饱和双键、过氧化物等处会被氧化变黄会出现后期黄变,导致漆膜发黄,达不到高白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提高后期耐黄变性能的耐黄变亮光UV漆。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耐黄变亮光UV漆,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酯35-50份,乙酯15-25份,丁酯8-12份,光敏引发剂2-5份,UV单体11-17份,流平剂0.4-1份,醋酸丁酸纤维素8-13份,荧光增白剂OB-1为1-3份,荧光增白剂OB-1经过以下改性处理步骤:
S1:将荧光增白剂OB-1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10min;
S2:匀速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水玻璃,然后逐滴加浓硫酸调PH到5-7,然后水浴加热至40-50℃,恒温加热4-6h,反应结束后抽滤、洗涤、70-80℃干燥8-10h,300℃煅烧8-10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非黄变的脂肪族低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减少了黄变的可能;丙烯酸酯是主要的粘接组分,UV光照的时候,它参与反应,生成聚合物,产生粘接作用;UV单体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把不同种的分子交联在一起,起到中和作用;活性稀释剂,稀释,调节粘度,参与交联反应;醋酸丁酸则能够纤维素提高漆膜的附着性,提高了UV漆的提高后期耐黄变性能;
荧光增白剂OB-1能吸收紫外光,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荧光增白剂OB-1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紫外线破坏而产生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等氧化性物质,若荧光增白剂OB-1直接与UV漆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引发剂等其他组分接触,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等氧化性物质会直接将UV漆中的不饱和双键氧化,使UV漆易于变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和兴涂料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和兴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5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