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方法、结构及所应用的挤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5125.8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覃健召;曾艳祥;李保银;徐卓;邓梓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公转 自转 驱动 方法 结构 应用 挤压 | ||
1.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方法,包括具有公转运动轨迹的动力输出轴、自转驱动装置及过渡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沿Z轴线方向延伸布置,从传动关系上看,让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介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让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并保持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配合,让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并保持在第二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配合,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Z轴线,并且沿所述Z轴线方向看,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夹角不等于零;利用所述过渡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的上述配合运动,在不妨碍所述动力输出轴公转的同时,所述自转驱动装置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过渡传动装置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形成自转。
2.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包括具有公转运动轨迹的动力输出轴、自转驱动装置及过渡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沿Z轴线方向延伸布置,从传动关系上看,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介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并保持在第一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配合,当所述过渡传动装置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自转;同时,所述自转驱动装置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并保持在第二轴线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配合,当所述自转驱动装置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过渡传动装置转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分别垂直于所述Z轴线,并且沿所述Z轴线方向看,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夹角不等于零;所述过渡传动装置用于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之间上述配合,在不妨碍所述动力输出轴公转的同时,配合所述自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形成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一滑动结合部和沿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二滑动结合部,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滑动结合部之间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运动配合,所述自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动结合部之间在第二轴线方向上保持相对运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包括有结合轴段,所述结合轴段用于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结合轴段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的旋转中心线一致;所述结合轴段包括有第一保持装置,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用于定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准;所述过渡传动装置的所述第一滑动结合部保持相对运动配合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还包括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保持装置被保持在所述第一型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一侧腔壁,所述第一侧腔壁构成所述第一滑动结合部,所述第一侧腔壁的内侧边顶靠在所述第一保持装置上并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之间保持相对运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型腔预留给所述第一保持装置能够移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本身的宽度从而满足于不妨碍所述动力输出轴公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传动装置的第一滑动结合部呈杆体状,所述结合轴段的第一保持装置是呈腔状的隧道,所述隧道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贯通所述结合轴段的中心,所述隧道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结合轴段横截面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滑动结合部插入到所述隧道中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保持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到8任一所述的基于公转的自转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包括有沿所述第二轴线方向布置的第二保持装置,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用于定义沿第二轴线方向移动的基准;所述过渡传动装置上的所述第二滑动结合部保持相对运动配合在所述第二保持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5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的节能路灯
- 下一篇:液氢供氢加氢站设备选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