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盲区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1884.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岳莹莹;刘克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T5/00;G06T5/40;G06T7/269;B60Q9/00 |
代理公司: | 44320 深圳市翼智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同胜社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目标 机动车 图像帧 视频影像 逐帧分析处理 报警指令 实时检测 实时判断 逐帧分析 逐帧 警戒 盲区 影像 报警 采集 参考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车盲区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机动车后方的视频影像,并从视频影像中逐帧提取获得图像帧;逐帧分析处理所述图像帧,实时判断机动车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目标并计算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根据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及机动车警戒阈值发出报警指令进行报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逐帧分析机动车后方影像的图像帧,判断机动车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目标,并计算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进而判断移动目标是否存在危险性,步骤非常简单,能实时检测出危险移动目标,供驾驶员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动车盲区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盲区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动车盲区的检测系统采用测距方法大致分为雷达技术和视觉技术,而雷达技术采用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方式探测距离,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而且不易扩展,通用性较非常差;而视觉技术的测距方法一般采用机动车后方的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车辆后方影像,通过已知摄像头的内参数和安装高度和角度等进行车距的计算,因此检测效率较差,另外,这种测距方法随着机动车之间的距离的扩大误差也会越来越明显,而且摄像头角度发生变化时也会导致测量距离不准确,明显的,上述两种的方法均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影响检测精度,无法实时的检测出危险的移动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盲区检测方法,能实时检测出车辆后方危险移动目标并预警。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盲区检测系统,能实时检测出危险移动目标并预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车盲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机动车后方的视频影像,并从视频影像中逐帧提取获得图像帧;
逐帧分析处理所述图像帧,实时判断机动车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目标并计算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
根据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及机动车警戒阈值发出报警指令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机动车后方的视频影像,并从视频影像中逐帧提取获得图像帧具体包括:
获取机动车当前车速;
将机动车当前车速与预设的车速阈值比较,若当前车速大于车速阈值,则采集机动车后方的视频影像,并从视频影像中逐帧提取获得图像帧。
进一步的,所述逐帧分析处理所述图像帧,实时判断机动车后方是否存在移动目标并计算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具体包括:
对图像帧进行预处理,至少包括对图像帧进行去噪和直方图均衡化;
在预处理后的视频帧内搜索移动目标,初定目标区域;
排除初定目标区域中的非目标干扰因素,确定移动目标;
基于光流跟踪处理技术,实时跟踪移动目标;
基于逆透视标定处理技术,计算以实时获取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相对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在预处理后的视频帧内搜索移动目标,初定目标区域具体包括:
预先标定出视频帧中感兴趣区域;
获取视频帧中感兴趣区域数据;
运用预先训练好的目标检测分类器在感兴趣区域内搜索移动目标,初定目标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的相对距离及机动车警戒阈值,发出报警指令进行报警具体包括:
计算移动目标与机动车相对距离的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1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