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9337.5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64;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44361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慧;邹学琼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微镜组件 打印 打印区域 投影重叠区域 打印设备 力学性能 同步移动 投影区域 投影重叠 应力集中 分散化 可变 投射 光源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相邻安装的两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至少部分投影重叠,以形成多个打印区域;步骤S2,基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形成的打印区域生成每一层待打印图形,不同层的待打印图形中投影区域可变;及步骤S3,将光源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沿一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逐层投射画面。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3D打印方法,可使多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投影重叠区域分散化,从而避免应力集中,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的最大的缺点就是生产速度慢,使得昂贵的3D打印设备买回来,因为产量低,成本无法摊薄,造成3D打印产品价格昂贵。本发明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现行的较为流行的3D打印方式有如下几种: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挤出成型),SLA(Stereo Li thography Apparatus,立体光固化),SLS(PrintingSele ctive LaserSinte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SLM(Select ive Laser Melting,选择性激光融熔),液晶投影,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其各自的局限性也很大。
以SLS为例,通过激光点光源照射塑料粉末或外表涂有粘合剂的金属粉末(粘合剂通常是低熔点的另外一种金属),在高温下粉末的表面融化,互相粘合在一起,形成点状固体。激光点的运动生成线状固体,再由线状生成平面固体,最后由多层平面生成立体的物体,完成3D打印过程。如果打印材料是金属粉末,在打印完成后,还需要进烧结炉烧结,才能生成力学性能较为满意的产品。而在烧结过程中,产品的尺寸会发生收缩,使得最终产品的尺寸不是设计的大小,因为是点光源,所以成型速度慢,加工时间长,加工前,要有2小时的预热时间;零件构建后,要花5至10小时时间冷却,才能从粉末缸中取出,另外,烧结过程有异味。SLS工艺中粉层需要激光使其加热达到熔化状态,高分子材料或者粉粒在激光烧结时会挥发异味气体。
而DLP相对于SLS,采用的是面光源,所以成型速度很快,也不会造成SLS出现的最终产品的尺寸不是原始设计的大小,DLP其与液晶投影类似,但其光线的产生是通过数字微镜组件的反射光线来实现的。其光照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可以实现光敏树脂、塑料粉末、金属粉末的打印,同时打印速度快,一次就可以完成一个面的打印。其缺点:数字微镜组件价格很高,大功率高分辨率的数字微镜组件更是极为昂贵。如果要打印大型产品,其分辨率仍然不足。目前行业内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多个较低分辨率的数字微镜组件纵向拼成一个长条型,然后通过横向运动,来实现大幅面的打印。可是这个方案的问题是,在数字微镜组件的接缝处,由于拼合并不能准确的对齐,或光照度不同,或其他原因,造成3D打印产品在接缝处的力学性能很差,因此,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大幅面3D打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3D打印产品在对应数字微镜组件的接缝处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3D打印方法及其系统,3D打印设备。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相邻安装的两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至少部分投影重叠,以形成多个打印区域;
步骤S2,基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形成的打印区域生成每一层待打印图形,不同层的待打印图形中投影区域可变;及
步骤S3,将光源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沿一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逐层投射画面。
优选地,在步骤S1之后,且在步骤S2之前,进行数字微镜组件的校准,进一步包括:
步骤S40,安装数字微镜组件完成后,选取其中一由相邻两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投影形成投影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未经李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