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89337.5 | 申请日: | 2019-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 |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64;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44361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慧;邹学琼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微镜组件 打印 打印区域 投影重叠区域 打印设备 力学性能 同步移动 投影区域 投影重叠 应力集中 分散化 可变 投射 光源 | ||
1.一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相邻安装的两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至少部分投影重叠,以形成多个打印区域;
步骤S2,基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形成的打印区域生成每一层待打印图形,不同层的待打印图形中投影区域可变;及
步骤S3,将光源与多个数字微镜组件沿一方向同步移动,以实现逐层投射画面。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且在步骤S2之前,进行数字微镜组件的校准,进一步包括:
步骤S40,安装数字微镜组件完成后,选取其中一由相邻两个数字微镜组件之间投影形成投影区域;
步骤S41,判断选取的打印区域内与投影区域内对应点的位置坐标是否相同,若是,执行步骤S44,若否,则执行步骤S42;
步骤S42,通过对应比例或者函数关系式计算偏移量;
步骤S43,基于所述偏移量对打印区域内所有点进行偏移处理后,输出偏移后与两个数字微镜组件对应的打印区域以及两个打印区域的重叠区域;及
步骤S44,输出与两个数字微镜组件对应的打印区域以及两个打印区域的重叠区域。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42进一步包括:
步骤S421,判断待打印图形的任一像素点M是否在重叠区域D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422,若否,则执行步骤S423;
步骤S422,将像素点M随机或依据预设规则分配给投影区域C1或者投影区域C2,并执行步骤S423;
步骤S423,判断像素点M是否在投影区域C1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424,若否,则执行步骤S426;
步骤S424,通过获取打印区域与投影区域内对应点的位置,进行对应比例计算,进而获得新的像素点m的位置;并执行步骤S425;
步骤S425,输出新的像素点m,并基于像素点M与新的像素点m计算获得所需偏移量;及
步骤S426,根据投影区域C1与投影区域C2之间的相对位置对投影区域C2进行校准操作,并获得校准操作对应的偏移量。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426中,所述校准操作包括基于所述投影区域C1的边线与所述投影区域C2的边线之间偏移角度及偏移距离而建立的校准函数,结合校准函数获取新的像素点m所需偏移量。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426中,所述校准操作包括采用透视变形校准方法、枕形失真校准方法、比例调节校准方法、桶形失真校准方法、平行四边形失真校准方法或平移旋转校准方法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2中,两个相邻安装的所述数字微镜组件之间投影重叠处对应重叠区域的显示以连续变化、间隔变化或随机分散变化中任一种变化。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3中,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在所述重叠区域中设置分隔线从而分隔成多个子打印区域,多个所述数字微镜组件分别负责一子打印区域的打印成像;及
步骤S32,多个所述数字微镜组件沿着一方向执行逐层打印,逐层打印的过程中所述分隔线的分隔位置发生变化使得多个所述子打印区域的区域大小逐层变化。
8.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及存储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3D打印方法。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还包括光源、工作台及至少两个数字微镜组件,其中,所述工作台用于形成及承载待打印物体,所述数字微镜组件包括所述光源,所述数字微镜组件将光源的光线投影至所述工作台上。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数字微镜组件连接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数字微镜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数字微镜组件移动或旋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未经李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93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