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5701.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26 | 分类号: | C12P19/26;C12N1/20;C08B37/08;C12R1/46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质酸钠 去除 透明质酸粉末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 脱色 澄清透明 离心干燥 两次过滤 乙醇洗脱 发酵液 配置的 水用量 乙醇 除杂 粗品 色度 生产工艺 沉淀 溶解 改进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在发酵液纯化的过程中增加水用量的体积进行溶解带走更多杂质,并加活性炭吸附进行脱色除杂,得到的粗品进行两次过滤后可以去除活性炭,同时改进乙醇后沉淀和乙醇洗脱工艺,离心干燥得到透明质酸粉末。改进后的生产工艺,可以去除更多的杂质,生产出的透明质酸钠更纯净,色泽更白,且配置的水溶液澄清透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质酸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除了作为化妆品的保湿剂以外,还用作眼科、骨科、皮肤科等的药剂制品。透明质酸可以从动物组织,例如,可以从鸡的鸡冠、牛眼玻璃体等的提取物制造而得,但因为作为杂质的硫酸软骨素等的混入,或因组织内含有透明质酸酶等使其容易被低分子量化,因此发展出了将具有透明质酸生产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从培养液中制造透明质酸的方法(发酵法)(非专利文献 1 以及专利文献 1)。
使用提取法或发酵法制造得到的透明质酸中,存在蛋白质或致热源等杂质,因而人们对分离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透明质酸钠制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制造的初期阶段中的杂质的去除,能够减轻之后的提纯工序的负荷,有望开发出能够作为药剂制品使用的高纯度制品的方法。作为这样的例子,公开了例如在发酵液中加入乙醇等有机溶剂使得透明质酸析出与杂质分离的提纯法,或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发酵液中去除致热源或蛋白质等的透明质酸提纯法(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1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85,372-375,1976
专利文献 1 :日本国专利公报“特公平 4-12960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日本国专利公报“特开昭 63-12293 号公报”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其目的都是去除发酵液中的蛋白、核酸、细胞壁残留等杂质,提高透明质酸的纯度和生产效率。现有的技术除杂效果不明显,得到的透明质酸钠溶液澄清度非常不稳定,水溶液透明度不一致,会变黄或者浑浊。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溶解用水和乙醇用量、调节合适的PH等方法,优化透明质酸钠发酵液的提取工艺,提高其色度和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在发酵液纯化的过程中增加水用量的体积进行溶解带走更多杂质,并加活性炭吸附进行脱色除杂。得到的粗品进行两次过滤后可以去除活性炭,再增加乙醇用量进行后沉淀,并增加乙醇洗脱次数,离心干燥得到透明质酸粉末。改进后的生产工艺,可以去除更多的杂质,生产出的透明质酸钠更纯净,色泽更白,且配置的水溶液澄清透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改善透明质酸钠色度的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为:将得到的发酵液纯化的过程中增加水用量的体积进行溶解带走更多杂质,并加活性炭吸附进行脱色除杂,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透明质酸发酵液:将产透明质酸的菌种在相应的培养基中和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发酵,得到含有透明质酸的发酵液。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1.将菌种在斜面菌种培养基上活化;
A2.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培养12-24 h,制备种子液;
A3.将种子液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得到扩大培养液;
A4.将扩大培养液接种至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通风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B.将透明质酸发酵液提取纯化,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B1.前沉淀:发酵液中加入乙醇进行前沉淀;
B2.溶解:沉淀物用氯化钠水溶液溶解,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8.9-11.2,并加入质量体积比为0.08-0.8‰的EDT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5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