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878.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本·科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36;B64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新燕;杨颖 |
地址: | 英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附接至飞行器机翼的翼稍装置,该翼稍装置包括具有根部端部和梢部端部的第一翼稍装置元件;联接至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的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其中,当沿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具有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内延伸的内侧部分和/或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外延伸的外侧部分。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翼稍装置的飞行器机翼、包括机翼的飞行器以及将翼稍装置配装或改装至飞行器机翼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翼稍装置、包括翼稍装置的飞行器机翼、包括机翼的飞行器以及将翼稍装置配装或改装至飞行器机翼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增加飞行器的翼展、或者在不显著增加翼展的情况下通过包括翼稍装置比如小翼、翼稍挡板(wing tip fence)和倾斜翼稍来增加有效翼展,可以例如通过控制翼稍涡流的发展和减小诱导阻力(即由于升力的发展而产生的阻力)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
由于翼稍装置的扭曲,翼稍涡流可能位于翼稍装置的最外侧延伸部的内侧。这可能导致诱导阻力的增加。在适当考虑翼展和小翼尺寸的情况下使翼稍涡流定位在尽可能远的外侧将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附接至飞行器的翼稍装置。翼稍装置包括:第一翼稍装置元件,该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具有根部端部和梢部端部;第二翼稍装置元件,该第二翼稍装置元件联接至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其中,当沿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具有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内延伸的内侧部分和/或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外延伸的外侧部分。
机翼俯视图方向是正交于机翼的平面的方向。
通过在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处设置具有外侧部分的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可以更好地控制翼稍涡流并且可以减小诱导阻力。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外侧延伸部分可以使梢部涡旋向外移动,从而减小诱导阻力。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内侧延伸部分提供围绕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的反向旋转升力面,其可以抵消机翼载荷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机翼,该飞行器机翼包括机翼根部端部和机翼梢部端部、以及根据第一方面的翼稍装置,该翼稍装置附接至机翼梢部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翼飞行器,该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根据第二方面的机翼。
根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翼稍装置配装或改装至飞行器机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翼稍装置固定至机翼的梢部端部。
翼稍装置可以具有位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与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内侧部分之间的第一顶点。
翼稍装置可以具有位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与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外侧部分之间的第二顶点。
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可以是大致平坦的。
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平面可以近似正交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的倾斜角定向。
当沿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包括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其中,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的至少后缘在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的内侧。
第二翼稍装置的外侧部分可以延伸直至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
通过使外侧部分延伸直至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可以在几乎不增加梢部载荷并且不增加翼展的情况下减小诱导阻力。
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可以在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根部端部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之间扭曲。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可以绕平行于机翼俯视图方向的轴线扭转,使得第一翼稍装置具有后束角或前束角。
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可以小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的40%,并且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可以小于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的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