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翼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878.9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本·科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36;B64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新燕;杨颖 |
地址: | 英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附接至飞行器机翼的翼稍装置,所述翼稍装置包括:
第一翼稍装置元件,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具有根部端部和梢部端部;
第二翼稍装置元件,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联接至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
其中,当沿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具有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内延伸的内侧部分和/或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梢部端部向外延伸的外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翼稍装置具有第一顶点,所述第一顶点位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与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内侧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翼稍装置具有第二顶点,所述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与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外侧部分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是大致平坦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平面近似正交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梢部端部处的倾斜角定向。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当沿所述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包括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梢部端部的至少后缘部分位于所述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外侧部分延伸直至所述外侧翼展方向延伸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在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根部端部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梢部端部之间扭转。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绕平行于所述机翼俯视图方向的轴线扭转,使得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具有后束角。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小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的40%,并且优选地,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小于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润湿区域的20%。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内侧部分的润湿区域大于所述外侧部分的润湿区域。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当沿所述机翼俯视图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在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梢部端部的后方延伸。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外侧部分具有后掠区域。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内侧部分具有后掠区域。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的所述梢部端部具有至少20度的倾斜角。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是非平坦翼稍延展部、小翼、具有大致平坦部分和非平坦翼稍延展部的小翼、混合式小翼、具有上分叉部和下分叉部的分叉式小翼、下分叉部或倾斜的翼稍。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翼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翼稍装置元件包括上分叉部和下分叉部,其中,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联接至所述上分叉部或所述下分叉部的梢部端部,或者多个所述第二翼稍装置元件分别联接至所述上分叉部和所述下分叉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8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